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环保存量战场的“新赛局”

从“达标”迈向“增效”,环保行业正在经历从单纯的排放合规向效率优化和价值创造的全面跃迁。这一变化不仅驱动环保企业转型以满足更复杂的客户需求,也在重塑行业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栏目趋势洞察  作者青山研究院  视觉山上小青

青山研究院 / 2024年度特刊

在青山研究院2024年对数十家环保企业的调研中,我们清晰地感受到这种转型带来的深刻影响:存量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技术革新成为核心驱动力,而客户的需求也日趋复杂与多样化。

然而,这场转型并非轻而易举。

达标是一道政策的底线,而增效则需要企业全面重构其运营逻辑、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这一过程中,技术的突破只是开始,更深层次的挑战在于如何通过效率提升满足客户更高的期待,同时在竞争中保持成本优势。

本文将基于青山研究院的调研成果,聚焦行业从“达标”迈向“增效”的转型路径,剖析政策、市场和技术等驱动因素,总结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并归纳出增效的关键要点,希望能够给身处这场转型中的从业者带来有价值的启发。

从政策驱动的底线思维

向市场需求驱动的效率逻辑的跃迁

从“达标”迈向“增效”,看似一词之差,却意味着企业从底线思维走向效率驱动

这种变化的本质,不仅关乎技术和运营层面的优化,更牵涉到行业的战略定位和商业模式的深度革新。

达标的逻辑可以概括为“排放合规、成本控制”,企业以完成政策和法规的最低要求为目标。对于大多数环保企业而言,这是一种“被动满足”的过程,满足标准意味着工作的终点。

然而,“增效”的逻辑则完全不同。它不仅关注环境治理的结果,还注重过程的经济性、资源利用效率以及运营的持续改进。这是一种“主动创造价值”的理念,不再以合规为终点,而是将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作为持续追求的核心。

这一变化在市政水务领域表现尤为明显。在传统的达标阶段,企业主要通过简单的药剂加投和设备运行确保出水水质合规,但在增效阶段,仅仅依靠这种粗放式管理已无法满足政府和客户的需求。

在工业领域,达标和增效的区别同样显而易见。以工业废水处理为例,传统的达标思路聚焦于排放指标的合规,通常采用单一的处理工艺以满足基础需求。然而,增效的逻辑要求企业深入理解客户的生产流程和资源消耗,提出更具经济价值的解决方案。

例如,江苏一大型化工企业面临高耗水、高排放的运营困境,与环保服务商合作后,通过设计一套水资源回用和废水零排放解决方案,不仅减少了超过70%的新鲜水使用量,还通过中水回用每年节约了上千万元的成本。

这样的案例表明,增效的核心在于通过技术和服务的升级,为客户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而非仅仅停留在排放合规的层面。

从运营视角看,达标的逻辑通常局限于短期目标,企业通过满足监管要求获取收入,而增效则更多关注长期价值的实现。

这种差异在商业模式上体现得尤为突出。传统的达标型业务模式以一次性项目收益为主,例如新建处理设施或扩建产能。而增效型模式更强调通过长期运营服务实现收益最大化。

例如,一些领先的固废处理企业不再单纯追求焚烧处理量的扩大,而是重点通过智能运维系统优化处理效率,将吨垃圾处理成本降低10%以上,同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这种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利润率,还让客户对其服务能力产生了更大的依赖。

除此之外,增效的理念还改变了行业的资源配置方式。在达标逻辑下,企业通常倾向于以最低的投入换取合规的结果,而增效则需要企业在技术研发、设备升级和人才培养上投入更多资源。

以业内某头部水务企业为例,其在过去五年中累计投入了超过10亿元用于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开发,最终实现了大规模的能效优化,使旗下所有处理设施的能耗水平较行业平均值低20%。这种对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视,不仅为企业带来了运营效率的飞跃,也大幅提升了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总结来看,从“达标”迈向“增效”的转型,反映了环保行业从政策驱动的底线思维向市场需求驱动的效率逻辑的跃迁。达标是合规的底线,而增效则是价值创造的高线。企业能否完成这种思维和模式的转换,将直接决定其在存量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和生存空间。

从“达标”迈向“增效”

万亿存量市场升级战背后的3大推力

环保行业从“达标”向“增效”的转型,不仅是一次经营理念的升级,更是政策、市场、技术与运营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

1. 政策引导的变化成为转型的最直接推动力

过去,以量化排放为核心的环保政策为企业设立了明确的底线,通过法规和标准的硬性约束规范行业行为。然而,随着环保治理水平的逐步提高,政策开始从“底线管理”走向“绩效优化”。

近年来,地方政府在市政水务领域逐渐加入了能耗、药耗等效率指标的考核,直接推动企业对运营模式进行精细化调整。

同时,一些激励性的政策工具,如资源循环利用的财政补贴,也在引导企业探索创新的运营模式。政策工具的升级不仅使低效企业面临更大生存压力,也为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提供了发展新机遇,行业格局因此不断优化。

与此同时,市场需求的变化正在重塑环保企业的经营逻辑。在市政领域,新建项目逐渐减少,存量市场成为主战场,单纯依靠建设规模扩张已难以维系企业增长。

企业的竞争重点逐渐从“完成任务”转向“创造价值”。一些头部水务企业通过优化能耗管理,显著降低成本,在行业内树立了增效标杆。

而在工业领域,客户的需求更加复杂且个性化。例如,在化工园区废水处理中,客户关注的不仅是达标排放,还需要企业提供资源回用方案,以降低整体运营成本和环境风险。这种需求的升级对服务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运营优化满足客户的深层次需求,成为环保企业制胜的关键。

2. 技术进步为行业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撑

从机械化到智能化,技术的演进大幅提升了环保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效率。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环保行业逐步迈入智慧化运营时代。

例如,智能传感器和实时数据分析系统在市政水务管网中的应用,不仅降低了管损率,还极大减少了人工巡检的成本。这些技术革新正在改变企业的运营模式,使增效从一个抽象的概念变成可量化的现实。

此外,新型工艺的推广也在推动增效转型。以电化学法为例,其在特定场景的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不仅降低了传统处理工艺的药剂消耗,还减少了二次污染的风险,为企业赢得了更高的运营回报。

3. 运营逻辑的改变为转型提供了基础认知

更深层次的转型动因,来源于运营逻辑的改变。过去,环保行业依赖“大干快上”的发展模式,通过大规模项目建设快速扩张。然而,这种模式在市场饱和的背景下显现出明显弊端。

在青山研究院的调研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环保企业逐步意识到,仅靠规模扩张已经不足以支撑长期竞争力,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益才是生存之道。通过对能耗、药耗的精细化管理,一些水处理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盈利能力。

这种从“大规模”向“高质量”的转变,正在成为行业的普遍共识。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业务模式,逐步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导向。

例如,江苏一家专注高端工业水处理的环保企业,凭借其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出色的服务能力,在利润率上远超同行,尽管规模有限,却在细分市场中牢牢占据优势。

从政策引导到市场需求,再到技术革新和运营逻辑的迭代,这些因素共同推动环保行业从“达标”向“增效”迈进。这一转型不仅改变了行业的竞争规则,也为企业探索更高质量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新方向。

正如接受青山研究院访谈的一位民营水务上市企业创始人所言:“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否抓住转型中的机遇,已经成为决定企业未来命运的关键。”

环保企业能力的系统性重塑

5大关键策略与核心路径

环保行业从“达标”向“增效”的转型,不仅是市场趋势的必然,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系统性重塑。

在青山研究院的调研中,我们看到一些走得相对靠前的企业,正在从技术、运营、商业模式、客户需求以及组织能力五个关键维度发力,以完成从成本中心向价值驱动的角色转换。

这种多维度的深度转型,不仅重塑了企业的竞争力,也对行业未来发展具备较好的启发意义。

策略一:精细化运营,效率优化的核心

增效转型的第一步在于夯实基础,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效率提升。从流程管理到资源调配,每一步都需要精准执行。

例如,青山研究院在调研华东某市的污水处理企业时发现,该企业通过推行全面精细化管理,将传统人工排班模式升级为基于数据分析的智能调度系统。企业以关键环节的流程标准化为切入点,优化了出水口监测和药剂投放的协作流程。这一改进大幅提高了问题响应的速度,将设备故障从原先平均3小时的修复时间缩短至1小时内,年度节约了药剂成本约8%。此外,通过对水质变化的动态分析和跨部门协作机制的强化,企业每月减少了约15%的运营误差率,出水水质合格率稳定在99.8%以上。这种运营优化并非单纯依赖技术,而是将实时数据反馈与管理流程相结合,形成了一套体系化的效率提升方法。这不仅降低了直接运营成本,还使企业对市场波动的适应能力更强,为后续的技术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策略二:技术赋能,从工具到战略资源

在增效转型中,技术的作用已经从“工具”上升为“战略资源”。环保企业需要将技术创新嵌入业务核心,以技术优势驱动效率和价值提升。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在市政领域的广泛应用是一个典型案例。例如,一些企业通过AI算法优化污水处理厂的曝气系统,将能耗降低了15%以上,单厂每年节约运营成本上百万元。

而在工业水处理领域,高浓度废水的零排放技术正逐步替代传统工艺,为企业解决棘手的环保难题,同时创造了显著的附加价值。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也帮助它们在竞争中建立了更高的壁垒。

策略三:商业模式创新,从项目交付到增值服务

传统的环保商业模式主要以项目交付为主,例如设计、建造或设备销售,盈利模式较为单一。而增效的逻辑要求企业从单次服务转向长期运营,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实现收益的持续化。

例如,北京一头部水务企业转型为服务型平台,为客户提供从设施管理到能耗优化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其收入结构中,来自运营服务的比例已占70%以上,大幅减少了市场波动对企业的影响。类似的转型正在重新定义环保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将其从“供应商”升级为“合作伙伴”。

策略四:客户价值挖掘,需求驱动的精准服务

从“达标”迈向“增效”,客户需求的深度挖掘是转型的重要一环。达标逻辑下,企业更多关注如何满足政策要求,而增效逻辑下,客户对运营效率、资源利用率和经济回报的需求成为核心。

例如,某位于华南地区的大型化工园区环保服务商,通过对园区内十余家核心企业的生产工艺、用水流程和废水排放特点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系统分析,发现园区内企业的废水中蕴含高浓度的可回收资源。基于这一洞察,环保服务商为园区设计并部署了一套“水资源高效循环与副产物回收利用”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回收废水中的溶剂和部分贵金属离子,还将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率提升至85%以上,每年为客户节省运营成本数百万元。此外,通过降低排放量和减少原材料采购,该园区获得了更多的环保奖励和政策支持。

策略五:人才与组织变革,从执行力到创新力

增效转型对企业的内部组织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从强调执行力到激发创新力,企业需要构建一个适应快速变化的组织体系。例如,一些企业通过建立跨部门的创新小组,打破原有的职能壁垒,将技术研发、市场需求和运营管理紧密结合,大幅提升了新技术的落地效率。

同时,增效转型对人才的复合型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智慧化管理和客户需求洞察方面。

从精细化运营到组织能力的全面变革,这五个关键维度构成了环保行业从“达标”迈向“增效”转型的核心路径。每个维度的深度优化,不仅为企业带来成本节约和效益提升,也在行业竞争中构筑了更高的壁垒。

行业案例解析

成功与失败的启示

通过青山研究院对多家环保企业的深入调研,我们发现,从“达标”迈向“增效”的转型并非一蹴而就,成功与失败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关键性的决定因素。

调研结果表明,那些在转型中获得显著成效的企业,通常具备更清晰的战略规划、更扎实的技术储备以及对客户需求更深刻的理解。而在失败的案例中,我们观察到资源分配失衡、技术应用脱节以及对市场信号误判等问题,导致这些企业错失转型机会。

1. 成功案例:以“增效”破局

在调研过程中,青山研究院深入走访了一家全国知名的市政水务企业。这家企业早在市场从增量转向存量竞争时,就意识到“仅仅达标”已无法支撑长期发展。他们通过引入智能化运维系统,将旗下水厂的能耗、药耗等运营参数纳入实时监控,实现了精细化管理。

企业高层向我们介绍,这一系统不仅让水厂运营效率提升了20%,还在重大突发情况下提供了精准决策支持,确保供水安全和服务质量。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该企业还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优化设备维护周期,大幅降低了维修成本,真正将“增效”融入了运营管理的每个细节。

另一个典型案例来自工业水处理领域。江苏一家专注于高端化工园区服务的环保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运营深度介入,帮助客户实现了废水的高比例回用。调研显示,该企业在深入分析客户生产流程的基础上,针对高盐废水设计了全新的处理工艺,使客户的用水循环率从50%提高到85%。

客户企业负责人在访谈中明确表示,这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显著减少了对外部水资源的依赖,环境了当地环境容量考核的压力。这种基于客户需求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为企业赢得了长期合作机会,同时也奠定了其在细分市场的龙头地位。

2. 失败案例:偏离增效逻辑的教训

在调研中,我们同样发现了一些失败案例,这些案例展现出了企业在转型中面临的潜在陷阱。一家广东区域固废处理企业的失败尤为典型。通过多次访谈和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该企业试图通过单纯的扩大处理规模来保持市场份额,但忽视了核心运营效率的提升。

企业高层坦言,由于技术投入不足,现有设施的单位处理成本居高不下,导致项目收益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此外,为获取更多订单,该企业采取低价策略中标,却因后续运营难以覆盖成本而频频遭遇资金困境。最终,该企业不得不通过资产出售来缓解资金压力,错失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另一个失败案例来安徽一工业废水处理企业。这家企业在承接纺织企业废水治理项目时,完全以传统达标逻辑设计工艺,却忽视了客户对资源回用的需求。该项目虽然实现了排放达标,但客户对废水回用率为零的结果表示强烈不满,并最终终止了合作。

在与客户方的访谈中,我们听到一个明确的声音:“环保服务商必须提供经济性与环保效益兼具的解决方案,才能被市场认可。”

3. 成功与失败的对比启示

结合青山研究院的调研,成功与失败案例的对比,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增效”转型的核心要素:

首先,技术能力不仅是增效的基础,更是驱动商业价值的核心。在调研中,成功企业普遍具备强大的技术整合与应用能力,能够将技术创新转化为运营成果。而失败企业则往往因技术落后或应用脱节,未能有效应对市场需求。

其次,客户需求导向是企业能否转型成功的分水岭。调研显示,成功企业在增效过程中,始终将客户的核心痛点作为创新方向,通过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创造了显著价值。相比之下,失败企业则往往止步于满足排放合规,忽视了客户的深层次需求。

最后,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直接决定了转型的成败。成功企业能够在短期收益与长期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确保研发投入与现金流管理的稳定性。而失败企业则因资源分配失衡,难以在增效路径上持续推进。

成功案例表明,增效不是单一的技术问题,而是技术、运营和客户导向的全面升级;失败案例则提醒企业,转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短板都可能成为发展的致命弱点。

对于环保行业而言,这些经验和教训都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变化,明确增效路径,并在行业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态位。

迈向增效的未来

定义企业的真正持久价值

环保行业从“达标”迈向“增效”的转型,不仅是一次商业逻辑的调整,更是对环保企业基业长青能力的深刻考验。

正如《基业长青》书中所言:“伟大的公司并非依赖某一时刻的伟大决策,而是通过一系列持续、深入的小步前进达成卓越。”

增效,正是这样的过程——它不是一次性的突破,而是企业对效率与价值的长期追求。达标是合规的底线,而增效是价值的高线。这种转型要求企业不再满足于现状,而是像书中所描述的那些长青企业一样,始终怀有“不懈追求”的基因。

在存量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效率不是成本的压缩,而是资源的最优配置;价值不是一时的产出,而是长期的客户信任。”

追求卓越,不是结果,而是旅程。环保行业的增效之路亦然。那些能够平衡短期生存与长期发展,坚持技术创新与客户需求双驱动的企业,才会成为这一旅程中的长跑者。

迈向增效的未来,或许每一步都难,但正是这些“难”铺就了卓越的基石,定义了企业的真正持久价值。

       原文标题 : 环保存量战场的“新赛局”|青山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环保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