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的资本化策略,保碧如何打造中国屋顶到全球战场能源新生态
【摘要】2月21日,保碧新能源联袂越秀产业基金和洛能资本,展开了一场“资本+产业”的强强联合。
地产出身的保碧新能源正用其资本化打法,将分布式光伏从中国屋顶带向全球战场。
然而,在政策转向、地缘风险、资本波动的三重挑战之下,保碧新能源又能否抢夺屋顶战役的决胜点?
以下为正文:
01地产老兵的能源新棋局
保碧新能源于2022年5月成立,由保利资本与碧桂园创投联合孵化,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创始班底多是地产人。
碧桂园牛若磊曾评价这一现象:“地产行业体量庞大,产业链条长,产品和技术持续迭代,行业内涵不断丰富,保碧新能源可以通过资本纽带串联起一个产业生态圈”。
2020年,保利资本和碧桂园创投曾共同发起成立保碧产业链赋能基金。
背靠两大地产资本,保碧新能源的订单也就有了保障。
当前,公司业务聚焦分布式光储充资产的开发、投资与运营,并延伸至虚拟电厂、碳管理等综合服务。
2023年,公司的贵阳吉利汽车21MW屋顶分布式、沙钢锰业5.4MW屋顶分布式、惠州博罗新峰药业2.5MW屋顶分布式、优然牧业5.7MW屋顶分布式、沈阳双汇食品4.6MW屋顶分布式以及宜昌当阳华强化工37.8MWh用户侧储能等一批大兆瓦项目陆续开工。
由此,成立仅一年的保碧新能源,就在分布式光伏资产上实现了GW级的开发量突破。
然而,光伏产业链正经历政策的转向期。
2024年全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达到1.2亿千瓦,约占光伏总装机量的43%,然而,部分企业为抢占政策红利,盲目备案导致项目搁置的现象愈发突出。
由此,2025年4月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网民留言选登(二)》,明确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实施后的过渡期政策细节。
新规表明,2025年1月23日前已备案但未能在5月1日前并网的大型工商业项目,需重新办理备案及接入方案。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政策红利窗口或将关闭,政策收紧信号之下,分布式光伏企业的发展可能会更加艰难。
除此之外,当前电价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光伏企业还要面临收益率与电力消纳率的双重不稳定性冲击。
目前,企业只得在煎熬中等待行业秩序的理性回归。
02从中国屋顶到全球战场的跃进之路
当马斯克的SolarCity苦苦挣扎于户用光伏时,保碧新能源已用“资本×产业”的双螺旋公式,在工商业赛道上强势突围。
25年2月,保碧新能源联袂越秀资本、洛能资本,延展公司“屋顶金融化”的战略布局。
中国屋顶已然无法满足保碧的胃口,其野心正扩张至全球工商业屋顶市场。
一直以来,工商业屋顶光伏都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然而,屋顶碎片化问题却一直困扰这广大光伏厂商,“小而散”的生意让众资本望而却步。
保碧新能源的“资本×产业”公式或将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
一方面,公司作为一家新能源资产开发、投资和运营平台,可创新性借助数智化平台、数字化手段,以资产管理为核心,进行精准的投资测算和高效的资产运营,实现所有项目的全环节管理,让原本分散的项目尽在科学高效管理之中。
另一方面,越秀集团可助力保碧能源从中国香港金融渠道出发,打通海外工商业光伏市场,资本与技术的捆绑出海可有效化解海外市场的投产风险,为公司的工商业项目提供有利的回报。
公司执行董事李文轩曾表示,公司将以能源投资作为第一增长曲线,计划用3到5年时间,在工商业光伏电站领域实现8—10GW的优质能源资产。
然而,出海之路并不好走。
尽管特斯拉在户用光伏领域的试验收效甚微,但凭借着美国企业的市场基因,公司已然占据了光储市场的较大份额,留给保碧的市场空间较为有限。
与此同时,随着特朗普2.0风暴的席卷,光伏出海产业链正面临着高关税的地缘政治风险洗礼。
2024年美国就启动了针对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四国光伏电池及组件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联合调查程序,尽管最终税率尚未确定,但该举措已对光伏产品出口供应链产生显著影响。
要知道,东南亚正是中国光伏企业的布局重点,美国商务部对东南亚四国光伏产业“双反”调查无疑对国内出海企业造成巨大冲击;同时,保碧新能源的资本化打法也更易引发海外企业的针对。
由此,在保障技术优势的同时,如何构建更具韧性的海外市场拓展体系,成为行业面临的共同课题。
03产业与资本的融合体,让每寸屋顶产生现金流
除了近期与越秀资本和洛能资本的强势合作外,保碧新能源过去的资本运作也堪称“教科书级”。
成立一年多,公司就完成了4轮融资,总计约15亿元人民币,保碧新能源也创造了公司成立最短时间获最多产业资本投资的新纪录。
从投资方来看,公司的A3、A4轮融资,由普洛斯资本和芯联集成领投、奥牛资本跟投,老股东华美投资集团、蔚来资本、钟鼎资本持续加注。
其中,普洛斯资本是全球头部资管机构,资管规模超过千亿美元,既有丰沛的屋顶资源,又有多品类的资产管理能力。
普洛斯资本底层资产已经覆盖了物流仓储、产业园区、数据中心、新能源等领域,这无疑为保碧新能源带来了更多的产业资源,助力其将商业触角延伸至各领域。
23年9月,保碧新能源与普洛斯资本联合发起的分布式绿色能源投资平台—洛能资本在广州正式设立,公司通过“AMC+运营管理”的方式,将资产管理和资产开发、运维利用到新能源这一新领域。
当下,保碧新能源正推动分布式光伏从“项目时代”走向“资产时代”,然而创新突破的背后,仍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隐忧。
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下,光伏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资本与产业重构。
光伏产业的上游正陷入价格战的漩涡,等待理性回归的时刻,而下游厂商同样内卷加剧,产能利用率不及预期。
分布式光伏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尬尴阶段。
从营收端来看,作为光伏领域的头部选手,隆基绿能在24年3季度营收585.93亿,同比下降37.73%,而近利润更是来到了-65.36亿,同比下降156.12%。
行业头部如此,保碧新能源等初创企业的日子势必也不会好过。
要知道,资本市场对行业调整的反应极为敏感。
自23年末的A3A4轮融资起,保碧新能源已经一年多的时间没有向外界发布获得新融资的消息了,这背后又是否存在资本市场的态度转变?保碧新能源的资本打法又能坚持多久?
04尾声
保碧新能源的崛起印证了“产业+资本”模式在分布式赛道的爆发力,通过标准化资产、全球化布局与数字化管理,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方法论。
然而,分布式光伏企业正面临政策调整与技术迭代共振的时代,面对着政策红利的消退与资本市场的犹豫,保碧新能源又将如何将屋顶资源真正转化为实打实的现金流呢?
原文标题 : 分布式光伏的资本化策略,保碧如何打造从中国屋顶到全球战场的能源新生态

最新活动更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即日-6.30免费下载>> 燧石技术“AI+热成像”的新能源安全预测性维护方案白皮书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
7.30-8.1预约参观>> 2025WAIE-光伏储能应用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