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碳价持续走低
碳价的走低既反映短期供需矛盾,也预示长期减排成本上升趋势。
撰文 |森序
出品 | 零碳知识局
2025年5月,全国碳市场在政策、市场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呈现出交易活跃度提升、价格波动加剧的典型特征。
截至5月末,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突破6.53亿吨,累计成交额达447.84亿元,其中5月单月成交量1037.06万吨,环比增长75.6%,总成交额7.34亿元,环比增长60.6%。这一数据表明,随着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的逐步扩大,市场流动性显著增强。
从交易结构看,挂牌协议交易与大宗协议交易并行发展。以5月22日为例,当日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63,600吨,成交额4,453,880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247,906吨,成交额17,793,185元,大宗交易占比达79.6%,凸显重点排放单位在履约周期内的集中交易需求。
价格方面,5月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在68.48-72.70元/吨区间波动,月末收盘价较月初下跌1.43%,但日均成交量仍维持在67.99万吨的高位,反映出市场参与者对碳价长期走势的预期分歧。
5月碳价呈下跌趋势
2025年5月,全国碳市场碳价呈现“先抑后扬”的波动特征,但整体仍延续下跌趋势。
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5月碳价较4月下跌约13%,较去年11月历史最高价106.02元/吨降幅已达35%。尽管价格下跌,但市场交易量却大幅攀升,5月日均成交量为57.97万吨,较4月翻番。这种“量增价跌”的现象,反映出市场供需关系的深刻变化。
从价格走势看,5月碳价最高价71.50元/吨,最低价67.91元/吨,收盘价较上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下跌4.20%。这一跌幅虽较4月有所收窄,但仍延续了自2025年初以来的下跌趋势。
碳价下跌原因分析
政策的密集出台对碳价形成显著影响。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发电行业配额分配将于8月20日前完成,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配额分配将于10月20日前完成。这一时间表倒逼重点排放单位加快履约准备,一定程度上导致5月下旬出现集中采购行为。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推广,推动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促使企业通过碳市场交易获取减排资源,进一步加剧短期供需矛盾。
需求端疲软是碳价下跌的另一重要原因。从宏观经济看,2025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放缓,导致碳排放量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创近一年半来最低,降至收缩区间。工业用电需求疲软直接传导至碳市场,导致配额需求减少。
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对碳市场形成替代效应。2025年1-5月,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分别同比增长25%和30%,合计发电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110亿千瓦时,大幅超出全社会用电量增量(582亿千瓦时)。新能源的替代效应不仅减少了火电企业的碳排放,也削弱了其对碳配额的需求。
此外,分布式光伏风电管理办法的调整也加剧了这一趋势。2025年5月1日前并网项目可沿用原有电价政策,6月1日后增量项目需通过市场化竞价定价。这一政策直接导致工商业分布式项目集中启动加快上网,进一步挤压了火电企业的发电空间。
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的重启对碳市场形成替代品冲击。从价格看,相较于碳价的持续下跌,CCER走势相对平稳。
5月全国碳市场履约使用CCER的买入价格预期为85.73元/吨,卖出价格预期为98.85元/吨,中间价为92.29元/吨,环比上涨1.97%。CCER价格的上涨,反映出市场对其替代效应的认可。
全球碳市场价格走势对国内形成传导效应,影响碳价波动。5月欧盟碳市场(EUA)期货成交价从75.15美元/吨上升至79.97美元/吨,累计涨幅6.40%,日均成交价环比上升9.44%。英国碳市场(UKA)期货成交价从62.40美元/吨升至68.46美元/吨,涨幅达9.71%。
国际碳价上涨通过贸易渠道和投资者预期影响国内市场,尤其是5月19日欧盟-英国ETS连接协议宣布后,UKA单日涨幅达6%,UKA-EUA价差扩大至18.91美元,间接推高国内碳价预期。
未来展望
随着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预计2025年配额总量将突破80亿吨,市场规模较现有发电行业扩容3倍以上。配额分配机制将从免费分配逐步过渡至有偿分配,提升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复旦碳价指数显示,2025年12月全国CEA中间价预期为86.53元/吨,较5月实际成交价高出22.7%。这一预期反映市场对长期减排成本的认知,叠加国际碳价传导效应,国内碳价中枢有望逐步向80-100元/吨区间移动。
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预计,6月全国碳排放配额的买入价格预期为68.36元/吨,卖出价格预期为74.78元/吨,中间价为71.57元/吨;买入价格指数为170.90,下跌12.77%;卖出价格指数为168.72,下跌9.54%;中间价格指数为169.75,下跌11.11%。
相较于4月,5月的碳价下跌速度明显放缓,交易量也进一步增长。碳价的走低既反映短期供需矛盾,也预示长期减排成本上升趋势。未来,需通过优化配额分配机制、加强市场监管、推动碳金融产品创新、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进一步提升碳市场的运行效率和国际影响力。
原文标题 : 5月碳价持续走低

最新活动更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
7月30日预约参会>> OFweek 2025(第十六届)太阳能光伏产业大会
-
7.30-8.1预约参观>> 2025WAIE-光伏储能应用大会暨展览会
-
7月31日免费参会>> OFweek 2025工商业光储招商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维科杯·OFweek 第十一届太阳能光伏行业年度评选
发表评论
登录
手机
验证码
手机/邮箱/用户名
密码
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其他方式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