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E-bike出海,大疆都看好的新能源产业

2023-09-04 16:38
霞光社
关注

作者|郭照川

编辑|刘景丰

国产电动两轮车出海,再次刮起旋风。

近日据36氪报道,大疆创新一个内部代号为“EB”的新项目立项,意味着大疆即将入局电动自行车(E-bike)行业。该项目负责人为高级工程师Alex.Jia,且定位在高端车型和出海市场。

E-bike是指增加了新能源动力辅助系统的自行车,属于新能源两轮车中的细分赛道。

E-bike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几年前便在欧美市场掀起热潮。Statista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欧洲每年售出约400万辆E-bike,到2027年全球的电动自行车的市场总量都将以大约1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E-bike出海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兴风口赛道。

“现在欧洲可能卖的比较靠前的电动两轮车品牌,基本都是来自中国的。”一家传统电动车企的海外负责人告诉霞光社。在这个以千亿计级别的全球市场中,原产地和供应链来自中国的产品和出海品牌占据了大多数。

过去,国内做E-bike的企业多是一些有自行车、两轮电动车背景的企业和创业公司,科技公司少有入局。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欧美消费者对E-bike的需求早已不单单是通勤,更是一种出行体验。这也倒逼中国E-bike出海企业将产品更加本地化、科技化。

大疆等技术研发型企业的入局,或许意味着一场变革——如果在E-bike的底层技术和产品结构上做出创新和调整,尤其是在硬件和性能上的改变,将成为突破市场的“错位竞争”优势。

为何人力电动混合动力的E-bike会成为出海热门产品?对于中国中端和高端新能源两轮车来说,出海市场存在哪些潜在的机会?中国生产电动两轮车,又为何在海外具有独特的竞争力?霞光社近日与一些从业者交流,拆解这个诱人市场的更深层逻辑。

电助力自行车在国外被称为“E-bike”,近几年在欧美销量火爆。

Strava,是一款在欧美地区的骑行社交APP。它能让当地自行车爱好者们在其中分享骑车记录和排名,分享骑行体验和乐趣。然而根据这款风靡欧美的测速应用显示,过去一年中,光是记录E-bike类骑手的分享记录,就突然多了26%。

这些E-bike在欧美各大体育用品商店甚至Costco等商超都有售卖,从线上销售来看,光是在海外拥有独立站的中国出海E-bike品牌就超过了100家。疫情期间,仅2021一年,欧洲的E-bike的年销量就超过了500万台。

但就是这样受众广泛、随处可见的E-bike,却是实打实的高客单价电子出行消费品。

在欧洲很多国家,即使一辆普通的E-bike定价都在1000欧元上下,折合人民币8000元左右;而在英国的一些专卖店里,一辆普通的电动自行车定价要在2000磅上下,折合人民币2万元以上。

相比之下,拥有中置电机的E-bike价格更贵。在亚马逊电商平台上,一些高端线E-bike价格甚至都能达到4000-6000欧元(折合人民币3-5万余元左右)以上,更为昂贵的E-bike高端线商品也陆续面世。

好在欧美当地官方出于节能减排的环保因素,都对购买E-bike有着不同程度的补贴优惠。

例如2021年11月19日,美国众议院通过《重建美好未来法案》,针对购买两轮电动车的国民,可提供新车购买价格30%的税收抵免。在欧洲,不同国家也出台了针对E-bike的补贴措施。法国去年就曾推出一项政策,给那些放弃汽车、购买电动自行车的人补偿4000欧元,约合2.7万元人民币;瑞典对购买E-bike的消费者,推出售价25%(最高20000克朗)的补助,计划预算为10亿克朗;爱尔兰在2020年就提供了1250欧元的自行车和1500欧元的E-bike补贴。

这么看下来,E-bike最终到欧美消费者手上的价格,似乎在当地人可接受范围之内。

“在国外是没有就是小电驴这个概念的,他们就只有电动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一家长三角地区的电动车生产商告诉霞光社。因此,国内较为普及的电单车,在海外衍生出了更多形态。尽管也是“bike”,但这类高端电动自行车往往拥有更好的锂电池、前后减震器、铝合金框架、控制器,甚至是配套的液晶显示器和双刹车,乃至保持平衡的陀螺仪。而且它们还是“全地形电动自行车”,可以作为电动力的山地车。

E-bike的火热,一个直接推动力是疫情。国际咨询公司mordor intelligence在相关报告中称,疫情最初扰乱了电动自行车市场的增长。但随后人们的通勤方式从公共交通转向个人出行,整个欧洲的消费者开始倾向于电动自行车。

而且,随着政府对ESG理念的重视,骑行文化更受青睐,包括上文提到,通过补贴方式鼓励居民从购车转向购自行车,这也一定程度激发了E-bike的火热。

为了极发大家的骑行习惯,欧洲的旅游公司还专门提供“骑行假期”套餐,来鼓励游客采用电动自行车游览欧洲旅游景区。甚至还能在一些药店或提供紧急情况相关的服务点,看到车道上部署电动自行车,这样有紧急需求的人就可以避开人口稠密地区的交通堵塞状况,更快地完成紧急需求。

而且,E-bike还激发了年轻人的健身需求。《交通研究跨学科视角》杂志曾对欧洲七个国家的10000名成年人进行研究,发现电动自行车骑手最终比脚踏车骑手得到更多的锻炼,因为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在电动自行车上。

怪不得,如今在海外TikTok短视频中,能时常看到年轻人骑E-bike的身影。比如很多视频中的英国伦敦的郊野公园里,就有不少身着运动装备的骑行者,骑着各种粉色、黑色的E-bike交错穿行。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E-bike出海开始迎来黄金时代。根据市场研究机构Allied Market Research数据,2022年中国E-bike整车出口高达996.13万辆,同比增长121%,是北美电动山地车的主要来源产地。

欧洲的企业很早就注意到E-bike的需求增长了。

2020年,工业重镇德国就发现,电动自行车行业当年销量和营业额的增长均创下历史新高。根据德国工业协会“Zweirad-Industrie-Verband (ZIV)”2020年的市场统计,电动自行车销量暴增43%以上,市场份额从31.5%增长到38.7%。

国内的创业者也早早嗅到了这个变化。

2017年,国内共享单车行业处于发展高峰期,并开始出现一些电单车品牌。为避免落入传统电动车这个红海竞争领域,一些公司瞄准了自行车电动化这个细分市场。

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深圳市大鱼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金良称,由于国内有共享单车和电动车,市场对E-bike热情不高,出海是其当时唯一的出路。2018年,Costco向大鱼智行订了8000台E-bike,到第二年4月份,又追加了2万台订单,市场由此打开。

甚至,“出海前四年,每年销量都是翻倍增长。”田金良称。

这个黄金赛道越来越被国内自行车企业追捧,并出现一系列新品牌,例如Aventon、Tenways等。Aventon在北美运营渠道,获得了红杉资本的投资;而Tenways(十方运动科技)主要在欧洲进行经营和销售,获得阿里、腾讯、高瓴资本、华映资本等机构投资。

此后,随着国内E-bike企业越来越多,中国开始成为海外E-bike最大供应商。

在海外电动两轮车制造厂商中,存在着十分鲜明的群体对比:虽然北美也有很多研发高性能电动摩托车、自行车的创业公司,其外观设计理念也极具突破性。但其优势往往体现在研发水平、产品力和用户友好方面,但在供应链侧依旧极为受限。许多海外电动新能源两轮车的制造厂商,依旧需要和国内供应链端达成制造协议,才能实现最终的量产。

位于苏南的常州和无锡,被认为是中国电动车产业的聚集中心之一,也是两轮电动车产业链最发达的地方之一。

雅迪、爱玛、新日等熟悉的国产两轮“小电驴”,都在这一区域设立了工厂。尤其在常州,与动力电池相关的上下游企业更是密集聚齐。根据官方数据,2022年动力电池产业在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已达到了46.9%。

得益于当地新能源锂电的产业链的发达,常州成为诸多E-bike工厂的聚集地。在工作日的夜晚,一批批从事电动车整车装配或是相关配件的产业工人,总是密集地走在下工、换班的路上。

“国内的两轮车市场基本已经饱和了,出海是实现增长的必然方向。”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国内两轮车渗透率已经达到75%。海外的市场缺口,恰好缓解了国内电动两轮车的红海竞争局势。

国内电动两轮车从业者方俊对霞光社透露,虽然E-bike出海市场很大,但也是个乱像丛生的领域。

比如,重营销、轻研发。“国内发达的电动车供应链,拉低了目前E-bike的生产门槛,最主要是搞定市场和销售渠道。至于产品,找一个厂家就可以做。”方俊称。甚至,对于较为低端的外贸电动自行车来说,只要拥有国内一整套完整的供应链和生产流程就可以做出来。许多单纯做出海外卖销售的企业,在续航水平、电池容量等性能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和突破动力,“依旧用的是已有供应链那一套成熟的东西。”

这也导致,一些国产E-bike并没有真正照顾到海外消费者的需求。“欧美当地的E-bike和EMotor应用场景和国内大不相同,通勤功能大大减弱,骑行体验更强。在此基础上,用户更为关注续航市场和节能环保,需求也更为多样化。”方俊称。

因此,这类E-bike企业实际上在损害中国E-bike的品牌,甚至有海外用户收到货后会抱怨“怎么没有西班牙语的屏幕操作功能”。

这倒逼着许多E-bike要走向海外,做好本地化。许多中国新能源电动车企,早已有了在海外进行本地化生产的规划。

“欧洲、美国是我们的重要市场,分不同的产品线都有布局,包括在非洲也有订单。”浩万新能源市场工作人员告诉霞光社。他们欧洲的总部位于奥地利,英国、丹麦、西欧的很多国家都重点市场。在海外市场,2022年HORWIN的产品全球销售同比增长220%,国外本土员工和经销商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通过与当地的渠道商合作,甚至进行定制化的开发生产,可能是中国新能源E-bike和电动摩托出海的未来趋势。与许多通过亚马逊等电商平台进行电动两轮车外贸生意的品牌不同,他们拥有欧洲当地经销商的线下渠道,在不久前还得到了一笔来自非洲市场的巨额订单。

最近让E-bike再一次受到关注的消息是,「大疆创新」被爆正在进入E-bike行业,内部立项代号为EB开头。该项目尚在保密阶段,项目负责人为高级工程师Alex.Jia,此前做过稳定器云台电机,曾负责大疆如影产品线。

据36氪报道称,大疆E-bike项目可以追溯到疫情前。当时E-bike赛道还未火热,大疆已经为E-bike立项。而大疆E-bike将定位高端车型,运动越野场景,主攻海外市场,目前已在自研E-bike系统。

“对于大疆这样的硬核科技品牌做E-bike,一些新性能可能会比较吸引海外科技发烧友市场。”关注新能源赛道的投资人阿高告诉霞光社。而且,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市场,更能接受动辄达到传统人力自行车几乎十倍以上价格的E-bike定价,高端线E-bike也更有市场。

他认为,一旦大疆等技术研发型企业的入局,如果在E-bike的底层技术和产品结构上做出创新和调整,尤其是在硬件和性能上的改变,将成为突破市场的“错位竞争”优势。

大疆作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级无人机制造商,许多无人机的生产研发端的领先性能,例如在风力变化之下保持悬停和平衡,高精度的姿态控制技术等,或许可以衍生应用到先进的新能源两轮车制造实践中。

许多海外购物用户在评价E-bike产品时,总是把落点放在使用感受和舒适程度,尤其是电动力在山地骑行时所提供的舒适助力。未来E-bike的竞争力,最终将落地在高端核心性能、更优质的骑行体验,和更为个性化的需求满足上。

科技迭代升级,加上供应链的能力,或许将带动中国E-bike的整体升级,并有望将E-bike变成一个更加经济实用的交通工具。

这样看,未来的E-bike是一个有足够想象力的行业。

       原文标题 : E-bike出海,大疆都看好的新能源产业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环保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