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全球气候变暖下,南方高温干旱,北方湿润温暖,是危险还是机遇?

2022-09-15 14:52
奇偶派
关注

气候变化下,未来走向何方?

我国现在的经济中心主要在南方,但在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发展前十强城市中北方城市有6个,而最近一次排名中前十的北方城市中只剩下北京了。

饥荒和战乱引起的人口大迁移带来的经济重心的转移,基本确立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地位。如今的城市经济发展受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基础建设的完善让地理因素对城市发展所能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少,文化社会习惯对人口的聚集影响加大。

当然能吸引打工人的,肤浅一点来说无非就是钱,也就是这个地区当下经济的发展水平。

南方发达的港口城市、商品经济,以及制造业,让这里聚集了众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的集中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口向这里聚集,如今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正反馈机制,人口的聚集带来产业的蓬勃发展,产业发展又进一步吸引人口涌入。

今年6月份,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立足资源优势共建生态文明——国土空间利用40年回顾与展望》指出:东部沿海地区宜农、宜业、宜居、宜憩,40年间率先发展。泛东中部一体化形成国土“最大值”,创造占全国80%或更高的GDP,宜长期保持稳定,“最大值”继续最大化。西部大高原群以占国土71%的面积,在2010年创造了占全国17.2%的GDP,一路追赶,将“最小值”最大化:2016年,西部地区GDP总量占全国比例上升至21.1%,增速持续高于全国GDP增速。在此过程中,大江河源可以说创造了亚洲的生态最大值,应逐一建立水源暨林、草保护区,以保证其生态功能最大化。

南方率先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再加上经济生态较强,商业文化比较发达,行政效率较高,城市发展比较均衡,使其相互支撑的抗风险能力也较强。而北方部分地区现代化程度明显落后,城市发展差异化较明显。

目前看来,经济重心向北转移,在短时间内可能不太现实。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正面着临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国家统计局29日发布最新数据,经核算,2021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197270亿元,比上年增长16.6%(未扣除价格因素,下同),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3.8个百分点;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7.25%,比上年提高0.17个百分点。

“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三新”经济增加值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从事“三新”经济生产活动创造的增加值。分三次产业看,2021年“三新”经济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912亿元,比上年增长6.6%,占比为4.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7499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占比为44.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1859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占比为51.6%。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占GDP比重达到39.8%。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中北部城市如果能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再加上“更加宜居”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南方人口流向北方或许将成为现实。

顺应气候可能带来的巨大变化,南北方的农业畜牧业发展,需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及时调整农业产业布局;降雨带北移,北方荒漠化治理的步伐可以适当加快;南北方经济结构或将发生变化,随着人口北移,北方运输业、旅游业等或许会迎来新一波发展;北方的道路、桥梁、城建等要逐渐开始考虑降雨量增加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根据气象变化改进制定规范等。

写在最后

从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现象看,降雨带北移,对于像我国这样的以大陆为主的内陆型国家,可能会带来部分利好。

从气候周期变化的历史和现实看,我国西部和北部的可利用土地资源将会逐渐增加,北方荒漠治理速度会自然加快,我国国土会向更均衡发展。

现代社会发展至今,农业对人类影响变小且潜入深层之后,可能不少人都认为气候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微乎其微。其实不然,今年夏天的极端天气,就用事实告诉我们,气候已经成为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外,对人类发展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而且其影响更为深远且持续,我们无法改变只能适应,其影响可能绵延数百年。

气候能极大影响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反过来能影响气候的范畴却有限。

扩展到更广泛的历史演进与全球视角看,我们人类只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环,当发现生存环境受到威胁时,本能地去减少我们本身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增加自己的生存机会。作为对环境影响最大的生命群体,我们能做的可能是避免更糟糕的生态环境恶化。

当然,我们所言的环境恶化,指的是人类及目前现有的部分种群的生存环境的恶化。对整个大自然来说,空气中多了哪些少了哪些气体空气中多了哪些气体少了,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哪些物种产生或延续,哪些物种减少甚至灭绝,都不会影响它的整体运行。

大自然的自我保护机制并不存在以保护人类为前提,人类要做的除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外,也要尽力学会适应环境变化,更好地与环境相处,更好地生存下去。

       原文标题 : 全球气候变暖下,南方高温干旱,北方湿润温暖

<上一页  1  2  3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环保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