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环境脱胎清大研究院,规模小毛利率下滑,不差钱募资补流
公司规模小,管理费用中大额股权支付,委托技术研发占比三成
青研环境作为水处理设备研发商,下游客户为水环境治理项目的工程承包商,最终业主为各地政府。因此,公司处于行业链上游,业务发展受到下游需求的影响。若下游需求放缓,将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比同行,公司的营收规模小于同行金达莱、三达膜、思普润和德林海。
2018年-2021年1-6月,清研环境的员工人数分别为41人、69人、88人和88人,其中主要有生产与运维47人,占据了53.41%的比例。
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共有员工88名,其中来源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为6名,占比6.82%。核心技术人员3名为刘淑杰、陈福明和张其殿,均曾在研究院工作过,围绕着RPIR技术构建了自己的研发体系,公司目前拥有技术研发人员20名,核心人员占技术研发人员的比重为15.00%。
从期间费用上看,公司的管理费用在2020年远超其他,达到了1,888.34万元,占当年营收的10.35%,是销售费用的三倍,是研发费用的两倍。报告期内,公司管理人员薪酬分别为195.08万元、536.11万元、655.62万元和237.14万元,最近三年持续上升。报告期内,公司中介服务费分别为29.53万元、178.85万元、195.48万元和64.77万元,主要系公司支付给中介机构的审计、税务、法律顾问费用。报告期内,公司管理人员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0万元、66.50万元、776.95万元和451.38万元,主要系公司通过员工持股平台行之投资对核心员工进行股权激励,按照人员归属分期摊销的管理人员股份支付费用。
2018年-2021年1-6月,清研环境的研发费用分别为658.89万元、731.83万元、944.04万元和577.8万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9.09%、4.85%、5.18%和5.51%。报告期内,委托技术开发费占当期研发费用的比例分别为31.11%、24.60%、14.30%和7.79%。
截至2021年6月30日,清研环境拥有47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39项,外观设计1项。其中有三项发明专利为2020年1月19日同时获得,公司曾在2015年-2020年无新增发明专利。
清研环境与清大研究院曾进行过专利转让,最终形成的意见上报研究院主管领导批准执行;且在之前的专利转让业务中,发明专利最高交易价格为10万元。2014年11月,研究院与清研有限签署的合同《技术转让(专利权)合同》,约定将RPIR相关的五项专利技术以33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清研有限,上述专利在2015年1-2月陆续办理完毕产权变更登记。
最新活动更多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20立即参评>> 维科杯·OFweek 2024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
企业参编中立即参编>>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即日-12.30点击申报>> 【限时免费】OFweek 2025储能行业榜单
-
免费申报中立即申报>> 0Fweek 2025锂电行业榜单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