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2012节能人物盘点:中国“气候部长”解振华

  碳交易未来可进行期货交易

  解振华在今年9月2日“2012地坛论坛”上表示,在排放权交易试点阶段主要以现货交易为主,条件具备以后,将考虑期货交易。同时,主管部门要及时掌握市场价格波动情况,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来维护碳市场的稳定。

  去年底,国家发改委确定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湖北和深圳等七个省市为全国首批实施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截至目前,北京、上海等市先后出台试点实施细则,开始进入碳交易试点“务实”阶段。

  解振华表示,目前我国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积极探索推进国内碳市场的建设,本月初广东省也要正式启动碳交易试点市场运作,各地也在制定交易的管理办法,确定交易的范围,开展登记注册系统和交易平台的建设。

  “目前我们正在抓紧研究制定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格式和核算方法指南,筹备建设重点企业、事业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推进认证核查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交易平台,加紧设计并建立碳排放交易登记注册系统,开展碳排放交易的总量设定方法等基础研究,为逐步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做好基础性准备工作。”解振华说,积累经验后再参与全球或者区域碳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

  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出台《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和引导企业积极开展自愿减排交易活动。解振华认为,要将碳市场的建设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相结合,科学合理地分配碳排放配额,下一步将通过试点来探索更有效的措施,鼓励更多的企业参加,将企业参与自愿减排活动与完成自身的节能减碳目标、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等结合起来。

  多哈气候谈判须解决两大问题

  解振华不久前在卡塔尔多哈表示,多哈气候大会必须解决《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援助两大问题。

  解振华在“中国角”举行的“应对气候变化高峰论坛”上表示,多哈会议首先要确立一个可批准的、有法律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确保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

  《京都议定书》是首个规定发达国家量化减排目标的国际公约,其第一承诺期将于2012年年底到期。但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已明确表示不参加第二承诺期。

  资金问题一直是发展中国家关注的焦点议题。“明年发展中国家要见到钱,也是此次会议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解振华指出,2011年德会启动了绿色气候资金,发达国家应当切实兑现承诺,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特别是真正落实300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并解决2013年至2020年提供资金的明确计划。

  在过去几年的气候谈判中,各方达成共识:发达国家应在2010年至2012年间出资300亿美元作为快速启动资金,并从2013年起开始提供长期资金。到2020年,长期资金应达到每年1000亿美元的水平。但发展中国家抱怨,迄今为止,发达国家在出资问题上不甚积极甚至敷衍了事。

  在去年的德班气候大会上,近200个谈判方在进一步落实资金、减缓、技术转让等方面达成了一揽子平衡成果。解振华强调,多哈会议的重点是落实已有共识,继续巩固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为基础的现行气候变化国际制度。德班会议的决定一定要落实,如果连承诺都不兑现,就缺乏多边政治互信的基础。

  在落实国际气候谈判既有成果、兑现既定承诺的基础之上,解振华说,“中方对多哈会议秉持开放、灵活的态度,各方可以就未来德班平台进一步强化行动的安排继续进行充分磋商,中方也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建设性作用”。

<上一页  1  2  3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