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十年巨变
作者|青山研究院
世界环境日特别策划导语:这也许是世界环保史上最波澜壮阔的十年。
若要评选中国过去十年的重大变革和成就,生态环境保护一定入选。
毫无疑问,我们在环保方面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相信所有环保人心中都有一个共识——过去十年中国环保是一个真正称得上巨变的领域,而这种巨变离不开几百万参与中国环保事业的从业者。
时值世界环境日,青山研究院特别策划了「中国环保,十年巨变」主题文章,以回顾中国环保事业过去十年的巨大变革,并从历史的发展脉络中把握未来趋势。也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交流您的观察。
01
十年巨变,大好河山换新颜
如果不刻意回顾,很多人已经忘记十年前很多城市的景象——河道湖泊大面积地黑臭化,空气给人一种不敢畅快呼吸的感觉,工厂烟囱肆意吐着浓烟。更加不堪回首的是,那时人们对这些景象司空见惯。
中国首任环保局局长曲格平曾说,“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哪个国家面临着这么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不仅是一个大气污染,还有水污染、土壤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等,存在的问题很多、很大。”
如今再看,已然旧貌换新颜。根据生态环境部官方数据,过去十年生态环境质量发生巨大改变,以水处理、大气治理和生态保护等领域为例:
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
过去十年,全国 I—III 类优良水体断面比例提升23.3个百分点,达到84.9%。"十四五"国控断面总数从1940个增加到3641个。
各地累计排查发现长江入河排污口6万多个,围绕"三磷"治理、劣V类国控断面整治等立行立改了1.6万多个违法问题,长江干流连续两年全线达II类水质标准。
已经完成黄河上游及部分中游河段1.7万余个排污口的排查,实现了黄河干流全线达到或优于III类水体的标准。基本消除了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的黑臭水体。
“十三五”期间,地级及以上城市新建污水管网达到9.9万公里。1200多家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实现污水集中处理。
空气质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过去十年,PM2.5全国平均浓度从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到了2021年的30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2021年达到87.5%,比2015年增长了6.3个百分点。
这十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量有2/3来自于清洁能源,全国燃煤锅炉和窑炉从50万台减少到现在的10万台。2700多万户农村居民告别了过去烟熏火燎的冬季取暖方式,少烧了6000万吨以上散煤。
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钢铁达到了3亿吨、水泥4亿吨、平板玻璃1.5亿吨重量箱。
建立世界最大清洁煤电体系,有10.3亿千瓦煤电机组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6.3亿吨粗钢产能目前正在或者已经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
生态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首创设立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把超过25%的国土面积划为生态保护红线。
正式设立了三江源等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
实施长江十年禁渔,长江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物种得到了初步恢复,洞庭湖2021年监测到的水生生物物种比2018年增加了30种。
联合有关部门连续五年组织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推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000多个问题得到整改。
划定了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112种特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实现了野外回归。
而这些感官和指标变化的背后,则是一场史上最深刻的环保制度改革。
02
史上最强,环保制度大转变
过去十年,中国环保领域的政策法规、监督管理机制实现了大幅度的完善,几乎所有与环境问题的有关矛盾和冲突纳入制度轨。
这十年,国家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进行了重大修改。
特别是201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斩除污染乱象的利剑由此高悬,极大地提高了立法质量和法律威慑力,翻开了中国环境法制的新篇章。
先后出台实施了大气、水、土壤“三个十条”,史上规模最大、最复杂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开展。此外,中央环保督察启动环保铁腕治污行动,雷霆之势贯穿政企、直逼问题。
生态环保机构职能进一步健全、威慑力进一步加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出台和落实,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体责任,切实通过制度实现了从“经济发展缺乏环保约束”向“经济发展承担环保责任”转变。
十多年前,围绕环境问题的冲突事件时有发生,彼时面对群体性的抗议和诉求,官方尚无明确的、科学的应对机制。现如今,对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被纳入制度的轨道。
据统计,全国人大常委会制修订了25部生态环境相关法律,生态环境领域现行法律达到30余部。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被写进了新法,环保“公众参与”逐渐成为中国环保领域的主流话语。
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开曝光262个典型案例,受理转办的群众生态环境信访举报28.7万件,已办结或者阶段办结了28.6万件,第一轮督察共问责1.8万人。
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以来,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行政拘留和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等五类案件共计17万多件。
都说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增长奇迹建立在环境急剧恶化的代价之上,“先污染后治理”听起来有些无奈,但这是一个亟需发展的大国迫不得已的选择。
经历过去十年的变革,生态环境治理的大幕全面拉开,从政府到社会各界,生态环境保护这根弦从此绷紧。
除了历史欠账得以补齐,中国对环境的重视在逐步推动全球环境治理。2020年,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念及行动与世界接轨。
随着我国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从“增长优先”转向“保护优先”,牺牲环境不再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相反绿色环保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最新活动更多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20立即参评>> 维科杯·OFweek 2024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参编单位征集中立即参编>>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
2025年3月抢先报名>> OFweek 2025(第九届)动力电池产业年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