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市风起云涌:车企强强联合或单刀独挑布局
上汽新能源推进表:第二阶段目标Plug-in商业化
丰田将普瑞斯所搭载的动力系统应用到了很多车型上,这也为上汽集团发展新能源提供了参照样本。
“第一阶段我们完成了第一代新能源产品的开发,第二阶段我们要将新能源技术实现商业化运作,将新能源技术配置到不同的发动机不同的产品平台上去做。”日前,上汽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捷能公司总经理朱军说。
上汽新能源汽车的第一阶段到2012年结束,而上汽也顺利完成了2010年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轿车上市、2012年纯电动轿车上市的军令状。
不过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受制于成本和技术,短期内难以大规模产业化。而今年,上汽推出的纯插电式强混荣威550Plug-in,则为未来的产业化打下基础,按照计划,荣威550Plug-in将于明年陆续上市,上市当年计划实现产销1000-2000辆,而随后,年销量计划将达5000-6000辆。
第二阶段技术方向主推Plug-in
在新能源战略上,上汽第二阶段仍将坚持混合动力、插电式强混和纯电动“多条腿”走路,但考虑到充电设施尚待完善,而混合动力补贴也尚未出台,上汽将下一步新能源汽车的主流技术锁定为Plug-in,即插电式强混。
“荣威550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对上汽的意义也是一样,在接下来15年到20年间,plug-in(插电式混合动力)应该还会有很强的生命力。”朱军称。
“相较于纯电动对充电设备的依赖性较高,以及续驶里程有限,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短期内更能对消费者产生吸收力。”朱军认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即使在没有充电设备的环境下,也可以作为普通的混合动力车型驾驶。以荣威550Plug-in为例,电池和油箱的设计里程达到500公里,可以消除消费者的里程焦虑综合证。
同时,在短途行驶中,Plug-in与纯电动车的使用是完全一样的。如荣威550Plug-in充满电,可以完全依靠电驱动行驶50公里,综合来看,荣威550Plug-in假使1/3的时间运用油,2/3的时间运用电,节油性也能达到70%。而上汽前期做的市场调研数据显示,70%的乘用车每天都是在城市工况下使用,一天行驶在50公里左右,这意味着,50公里蓄时里程,已能满足大部分乘用车消费者的需求。
Plug-in技术是上汽走向完全电力驱动的重要步骤,实际上,这个技术能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而进行技术提升,一旦电池能量密度提高了,那么使用相同体积的电池,蓄时里程就长了;而如果50公里蓄时里程已经够用了,那时也能将电池减少,以降低成本。
实际上,从全球汽车巨头的新能源研发路径来看,Plug-in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选择,如大众新能源汽车的定向目标就是Plug-in,而通用纵然走了许多复杂的路,最终还是选择了Plug-in。

最新活动更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即日-6.30免费下载>> 燧石技术“AI+热成像”的新能源安全预测性维护方案白皮书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
7.30-8.1预约参观>> 2025WAIE-光伏储能应用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