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120余家环保企业更名:产业剧变之下,企业究竟该如何突围?
02
民企凸显专业属性
环保产业链的深化、细化
环保上半场有一个不太好的现象,即产业链上下游的边界不清晰、环保公司的定位不明确,除去头部的平台型公司,一些环保公司横跨几个领域、纵贯数个环节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公司主业、主产品还没做好就开始惦记上别人的生意,产业泛而不精的问题由此而来。
但是,随着下半场的到来,环保产业链表现出明显的深化、细化趋势,因为能在小处着眼,把事儿做细做精,是环保新时代留给环保民企的生存空间。
不少公司已有相同的感悟,在青山研究院的一次调研中,一位做餐厨垃圾的公司老板讲过这样一个观点,“干掉竞争对手的不是拿更多的钱去投项目,这样干很可能最后干掉的是自己,怎样在提油量和产沼量上持续精进,怎样在能耗上持续精进,这些东西会是未来公司生存的硬本事”。
在环保下半场,找准在整个产业园链上的专业定位,做战略性聚焦,牢牢地钉在自己擅长的板块,几乎是所有民企的必修课。
这种趋势同样能在一些公司的更名案例中体现出来,这里剖析两个相对典型的案例,其中之一是2021年9月「上海世浦泰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上海世浦泰新型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不同于国企的“加环保”,世浦泰更名是“去环保”,同时突出“新型膜材料”的专业特征,这一变更是比水务公司变为环保公司举措更大的变更,背后是战略定位的重要变革,是发展重心向自身专业深耕精进的变更。
深入了解发现世浦泰其实是细分赛道的隐形冠军,早年从代理国外曝气头起步,逐步做到国内曝气头第一,且稳定很多年,之后又进军水处理膜研发与制造,并在这一领域发展形成公司的主业。
不同于国内很多膜公司的是,世浦泰的膜生产和研发技术源自德国并布局在全球,整合了来自国内、北美、欧洲的高水平研发力量,在膜装备领域具有独特而不俗的实力。
2020年10月,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与世浦泰达成深度股权合作,长江环保集团战略入股世浦泰,对世浦泰持股16.055%,位列第二大股东。
能够成为三峡环保舰队中唯一的装备型成员,与世浦泰在专业上的聚焦和战略上的定力是分不开的,这在此次的更名一事中可见一斑,更能在世浦泰的发展路径中看得出来,其一是早年从曝气头扩展至膜设备,这二者具有很强的协同效应;其二是能够在自身领域长久扎硬寨,不做盲目的扩张。
2021年4月,世浦泰完成了对德国知名膜组器制造商Newterra GmbH的并购,该公司是全球知名的平板膜组器制造商,通过此项并购,世浦泰同时具备了中空纤维膜和平板膜等系列产品生产能力,在巩固市政领域领先地位的同时,增强了其在工业水处理、分散式污水和饮用水等细分领域的膜产品及系统集成技术能力。
如今,世浦泰将“环保科技”进一步聚焦为“新型膜材料”,足见其向内求索、做深专业的战略取向,而这是符合环保产业的发展趋势的。
之前我们多次讲到,环保本质上是一个需求场景,其中的很多技术革新依赖上游生物、化学、材料、设备制造等等,其中MBR工艺就是依靠超滤膜实现的,是膜材料结合生物好氧技术的应用。
所以,膜装备制造公司的根本更多地在于膜的加工,膜性能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是这个细分赛道角逐的焦点,只不过大多膜企是用非常手段拿到了单一配方而并不具备持续快速的研发能力,但这个赛道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能在核心能力上持续精进的选手。另一个案例是,2021年12月,上市公司「景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景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据景津官方公告,“更名是为更准确、更全面反映公司的主营业务和发展战略,树立公司长远的品牌影响力”。
其实逻辑并不复杂,景津最早是在环保这个需求场景下做压滤机设备起家的,但是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产品种类越来越多、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产品的应用场景大幅度突破了最初的环保领域,同时广泛应用于矿业、冶金、化工、新材料、食品、生物医药等行业的工业过滤领域,其中在环保领域的收入占比在30%左右,工业过滤领域收入占比在60%左右,这种情况下公司的战略方向已经从场景转移到了专业能力上来了,公司名字中再强调环保就不合时宜了。
在环保行业,景津是在细分赛道里称王的典范,其能够在20多年间从一个小作坊涅槃登顶的制胜之道就是聚焦——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景津发展过程中的很多战略战术值得学习,其中最值得学习的就是在自身专业领域的持续深耕。我们知道过去20年是时代红利和政策红利充分释放的时期,很多做环保装备的公司动过染指工程的心思,做装备赚到了钱就想通过做工程实现快速增长,但很多时候是两头吃两头都没吃到。
而景津则是围绕自身的专业领域不断地筑深并拓宽了战壕,最终放弃了短暂的时代和政策的红利,但收获了长久的聚焦和深耕的红利。所以,「景津环保」更名为「景津装备」是景津的涅槃,也是环保领域聚焦和深耕带来成功的最佳例证。
这里存在一个重要启示:很多产业只是一个需求场景、应用场景,上游领域或者别的产业的创新可以引入进来,本产业的创新又可以输出到别的领域和产业,环保与材料等上游领域以及化工、水泥、物业等别的产业的关系即是如此,所以很多其他领域的公司跨界环保实在不足为奇。
未来环保产业对于民企而言,通过赶上一个政策、抓住一个机会、填补一块空白获得发展几乎不可能了,这种商业视角也早就过时了。
从这几年的环保上市公司看得出来,走得大都是专项领域、专项技术、工艺包(装备)这些路数,这基本上证明了中小民营公司走向未来的道路。
未来的环保产业最怕的是没有定位、没有特色,从近几年资本对环保剩余的一部分关注看得出来,那些在某一细分领域有专长的公司还有突围的机会。
头部公司要在大而全的生态位巩固地盘,中小公司则要在小而精的方向上寻求出路。不管哪类公司都必须面对战略定位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赛道、在哪些地区展开、服务什么样的客户这些问题对公司变得格外重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和方向是运营时代立于不败的关键。
最新活动更多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20立即参评>> 维科杯·OFweek 2024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参编单位征集中立即参编>>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
2025年3月抢先报名>> OFweek 2025(第九届)动力电池产业年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