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基建发展的核心,正在向低碳化转变
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从“污染防治”到“碳达峰、碳中和”,低碳政策一直都高度契合我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长远目标。
绿色低碳是新基建发展之路
“新基建”概念最早在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区别于传统的公路、铁路、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它更着力于社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而新冠疫情让“新基建”上升到新的政治高度。
但“新基建”热潮下,数字基础设施的能耗和气候影响是不能不考虑的因素。数据中心和5G网络的建设应当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以理性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杜绝盲目建设。
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继续加强度新建数据中心合理布局的引导,提高能效,积极引导数据中心产业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既能在短期内推动经济复苏,又能在中长期内实现真正高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新基建浪潮下能耗问题凸显
2019年6月,工信部正式发放5G牌照,同年10月底投入商用,围绕5G的产业投资迅速展开。截止2019年底,我国5G基站数超13万个,用户规模以每月百万的速度在扩张。
2020是5G建设的关键之年,目前有19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推进5G通信网络建设”列入2020年重点工作,相关政策文件达200余个。
根据各省市发改委发布的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全国今年约有100个大数据中心与互联网数据中心相关项目。科智咨询预计到2022年,中国IDC市场规模将增至3201亿元,是2012年的15倍。
但与5G和数据中心发展规模同样迅猛的是能耗数据。《中国数据中心冷却技术年度发展报告2016》显示,数据中心需保持24小时不间断运行,主要能耗来自于IT设备和为IT设备降温的制冷设施,分别占数据中心整体能源消耗的40%。
绿色和平与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的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数据中心总用电量为1609亿千瓦时,约占中国全社会用电量的2%,超过上海市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按照此趋势统计,2023年中国数据中心总用电量将增长66%,达到2668亿千瓦时。
假如中国能源结构保持现状,预计2023年中国数据中心用电将会产生1.63亿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一个中型国家的碳排水平。并且5G网络整体耗电量同比也降翻倍,每年超过1000亿千万时。
根据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预测,2040年信息通信行业的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的比例从2007年的1.6%上升至14%。2020年,研究统计数据中心占全行业碳排放比例最大(45%),其次是通信网路(24%)与终端设备(31%)。
一面是即将腾飞的数字经济,另一面是日益增长的能耗与碳排放。解决数字新基建的能耗问题,已经成为数字新基建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挑战。
引导数字基建低碳发展
绿色新基建的概念彰显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助力的关系。鉴于此,发展绿色新基建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绿色新基建为生态环保产业提供新的增长点。在绿色新基建的范式下,生态环保产业积极与5G、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加快形成智慧水务、智慧环卫等新业态与新模式,颠覆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环境应急处理等业务的运营模式,在满足新时代环境保护工作要求的同时,有助于发掘生态环保产业的新增长点,开启生态环保数字化发展的新时代。
二是绿色新基建保证新基建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未来,新基建相关产业在广泛部署的过程中需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在提高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的同时,加大清洁能源使用比例;积极发展高效储能设施、多能互补工程、绿色数据中心、智慧电网等,保证能源系统的高效运行,拉动新基建产业的绿色发展。
同时,绿色基建也将带动上游产业发展,原料生产商在新基建的绿色发展下也将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着眼全球,英国、印度、美国、欧盟已分别在碳捕集技术、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和建筑能效改造四个属中国“新基建”范畴的领域升级了政策举措及就业效益。在数字基建及绿色发展的双重目标下,数字基建的低碳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结尾
《意见》明确要求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这是实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在政策的引导下,数字基建将加速向低碳转型。
最新活动更多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20立即参评>> 维科杯·OFweek 2024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参编单位征集中立即参编>>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
2025年3月抢先报名>> OFweek 2025(第九届)动力电池产业年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