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碳减排
-
揭秘 | 破除碳壁垒,江苏绿电直连试点背后的多方博弈
在欧盟碳壁垒背景之下,“绿电直连直供”有望成为破解当前困局的新路径。撰文 |森序出品 | 零碳知识局今年2月,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创新开展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确定了首批5个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并在盐城、常州、苏州等城市率先启动
-
【聚焦】在碳中和背景下 负碳乙二醇行业拥有广阔发展前景
负碳技术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并降低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负碳纤维受到关注,作为原料的负碳乙二醇迎来发展机遇。负碳乙二醇,以二氧化碳为主要原料制备得到,是一种化工原料,在纺织工业中,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纤维生产原料,可以其为原料制备负碳纤维(负碳聚酯纤维)
-
被特朗普冷落的英国,为何转身押注中国实现零碳野心?
从领跑到寻求合作,只为突围。撰文 |小村出品 | 零碳知识局当下,全球应对气候危机进入关键转折期。美国在前任政府时期退出《巴黎协定》仍在产生余波。虽然现任美国政府已经宣布重返,但在国际谈判舞台上,美国时常在减碳力度、资金和技术承诺等方面显得漫不经心
-
未来5年,环保企业渡过危险期的3大支柱
当泡沫退却,被血淋淋的数据和裁员潮唤醒的企业才开始意识到:真正能帮我们扛过寒冬、穿越周期的,正是那些最踏实又最不“性感”的基本功。 栏目|趋势洞察 作者
-
刘建国:固废零碳园区发展,政策扶持与激励约束是关键
来源:《CE碳科技》 采访:中城环境史波芬 整理:中城环境程彩云 正值全国两会期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会议明确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这是继中央经济工作会、部委工作会议,又一次高规格提出“零碳园区”概念
-
环保行业正在出局的3类企业
那些仍沉溺于过去红利的“投机者”,只能伴随补贴退出一同淡去;依赖低价抢单的“搅局者”,终会在层层质控下现出原形;没有技术升级意愿的“僵化者”,也会被行业快速迭代的浪潮淹没
-
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推动中国绿证纳入碳足迹核算,破局绿色贸易壁垒
近年来,在政策的有力引导下,我国绿证市场呈现出市场交易需求旺盛、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但由于我国绿证无法获得国际市场认可,直接导致中国企业减碳成本增加,使得出口型企业面对绿色贸易壁垒时陷入被动,大大削弱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
环保行业“政策搭台”时代终结,企业“自主造血”时代开启
政策红利断奶是一个风向标,意味着环保行业已经走过了“前置性投入”那一阶段,也走过了政策不断加码的激情岁月。“政策搭台”的阶段已经结束,接下来进入企业“自主造血”的阶段
-
下半场,环保民营企业比拼3个关键点
“环保基建潮退去,对于一部分民营企业而言,需要做出的最大改变是,从面对政府用户转向面对工业客户,这样才能找到“专”的方向,发挥“专”的优势。”栏目|趋势洞察作者|青山研究院视觉|山上小青“存量生存”是环保行业下半场的大背景,所有企业的命途都在这个大背景下展开
-
2025政府工作报告: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
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李强总理在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李强总理在报告中提出,要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这明确指出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具体目标与任务
-
四部门联合发布,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时代来临!
近日,生态环境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以及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强化企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责任与意愿,提升企业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与透明度,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
徐海云:固废零碳园区转型路径是多样的,面临困难也多样
来源丨CE碳科技 作者:中城环境徐海云 近年来,在国家“双碳”目标的推动下,零碳园区被赋予了实现“3060”战略目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使命
-
存量博弈:环保企业精进「加减法」
环保行业正在重构商业逻辑,在此转折期,加法是增强企业的优势壁垒,减法是减掉那些“华而不实”的包袱,唯有取舍得当,才能在存量竞争的重压之下开出新路。 栏目|趋势洞察
-
资本 | 梅开二度,特朗普再退《巴黎协定》,新能源企业何去何从?
1月20日,特朗普在宣誓就任总统后,立即签署了一封致联合国的信函,告知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根据协定,退约将在信函提交一年后正式生效。 这是特朗普第二次担任美国总统,也是他第二次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
中央经济工作会首提“零碳园区”,各地怎么建?实现路径如何?
岁末年初,“零碳园区”频频成为高层们关注的对象。 12月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立一批零碳园区,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
-
徐文龙:固废园区的零碳转型之道——科学降碳与降本增效并
来源:《CE碳科技》 整理:中城环境零碳院 岁末年初,“零碳园区”频频成为政府部门关注的聚焦。2024年12月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首次提出“零碳园区&rdq
-
全国碳市场再度零成交
近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履约期结束后出现了成交量大幅下滑的现象。今日,全国碳市场再度出现零成交情况。 据数据显示,自上一个履约周期结束后,全国碳市场的交易量持续低迷。特别是在2025年1月14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出现了自开市以来的首次当日零成交
-
微软疯狂扫货,碳去除市场规模暴涨2.4倍
碳移除(CDR,Carbon Dioxide Removal )是应对气候危机的托底技术,IPCC 在第六次评估报告中将其定义为:直接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并将其持久储存在地下、陆地、海洋或产品中的一系列技术实践和方法,同时指出如果要净零排放,部署 CDR 平衡难以消减的剩余排放量是不可避免的
-
2024年,哪些大公司“退烧”碳中和
今年以来,多家大型企业纷纷宣布无法完成或放弃之前设定的碳中和目标,亦或是放松了与高污染行业的联系,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 目前,全球有超过10000家公司在联合国“零碳竞赛”的倡导下,承诺减少排放
-
被ESG“硬控”的企业们,一种新的减碳方式正在流行
企业绿色发展的道路很长,数字化、减碳只是这条漫漫长路的一个个节点,落地电子签只是第一步。 原创新熵作者丨赛柯 编辑丨九犁 又到年底了,这个时间段往往是各行业最忙的时候,各大上市公司忙着汇总一年来的工作,忙着做明年的预算报表
-
全球营收最高的公司,完不成减排目标了
近日,全球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宣布,其可能无法实现到2025年将运营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15年基础上减少35%,以及到2030年减少65%的目标。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对其未来环保战略和承诺的质疑
-
ISO14064与ISO14067碳核算方法研究
一、引言 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企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为了科学量化并有效管理碳排放,国际标准组织ISO推出了ISO14064和ISO14067两大碳核算标准。前者主要适用于企业或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后者则专注于产品碳足迹的量化
-
冀东油田研发新脱碳剂,CCUS双碳目标下的支柱
引言 “吸收塔和再生塔情况稳定,请根据现场压力变化及时调整运行方式。”12月5日,在冀东油田油气集输公司高尚堡联合站,岗位员工正通过过滤分离、新型胺液吸收等环节,对天然气进行脱碳处理
CCUS 2024-12-17 -
下一个10年,环保行业会剩下哪些企业?
行业发展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最重要的并不是谁跑得快,而是谁能跑得久。对于环保产业,能继续留在赛道上的选手必将越来越少。未来十年,如何在激烈的行业淘汰中“剩”在最后,成为每一家环保企业必须应对的重大课题
-
零排放海运,未来已来
航运业的碳减排不仅是全球气候目标实现与环境保护成效的直接体现,更是国际间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一环。然而,近年来,全球贸易量的持续攀升与航运活动的日益频繁,使得航运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上升,减排形势愈发严峻且紧迫
-
运营时代,环保企业的新战场与新打法
环保企业唯有在客户关系、运营模式、人才结构及创新驱动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转型升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长期的市场地位。运营时代的到来,无疑为环保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赋予了企业更为长远的使命
-
-
-
-
-
-
新央企即将登场!多家企业组建资金达300亿元
9月23日,在国家发改委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透露,中国资源循环利用集团正在筹建中。这是官方层面首次正式披露“中字头”资源循环利用集团的成立进展
-
-
-
最新活动更多 >
-
4月1日立即下载>> 【村田汽车】汽车E/E架构革新中,新智能座舱挑战的解决方案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