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规模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
3月5日,“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出现在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是有关“动力电池回收”话题首次登上政府工作报告。“动力电池回收”已上升至国家层面在“两会”召开之前,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
关于加强自行车出行体系建设,促进交通碳减排的建议
2021年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建议摘登关于加强自行车出行体系建设,促进交通碳减排的建议一、自行车出行体系建设有助交通碳减排,建设韧性城市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使得“韧性城市”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禁行国一和国二机动车会让城市空气立即好转吗?
汽车给我们现代生活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也造就了拥堵,而堵车时候汽车排放的尾气比快速行驶还多,汽车尾气排放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那么,禁行高污染汽车,城市空气质量就一定会好转吗?希望如此。城市春节
大量的废弃口罩正在伤害海洋动物的生命
新冠疫情当下,口罩成了人类日常工作生活的刚需品,废弃的一次性口罩已经成为塑料垃圾中最常见的物品之一,甚至引发严重的塑料污染问题。大量的废弃口罩正在伤害海洋动物的生命据海洋保护组织OceansAsia发布的数据
2020年我国碳中和推进情况与趋势前景图文分析
两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无疑是今年最大的热点。政府工作报告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代表委员提交的“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议案和提案同样不少
动力电池回收难题何解?
2009年我国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2014年销量开始提高,到如今,第一批动力电池已经进入退役期。但是,电池回收难的问题如“收不到旧电池、拿不到进项票、赚不回成本钱、回收网点形同虚设、梯次利用找不到市场”等问题依然尘嚣甚上
长三角能源系统的特点
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组成的长江三角洲(长三角)地区,区域面积共约35.8万km2,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长三角现代化能源大系统的效益分析与对策建议
一、长三角现代化能源大系统的效益分析为探索现代化能源大系统建设对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本文运用模型预测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剖析了构建现代化能源大系统所带来的经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各省关于“碳中和”最新政策梳理
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作为2021年重点任务,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2020年底召开的地方两会,各省市区政府的工作报告
”碳中和“或将成为科技公司们的路线之一
未来,”碳中和“也将成为科技公司们的路线之一。如今,在“一片哀声”的基金市场,多个热门板块接连下跌,然而,两会上被科技大佬频频提及到的“碳中和”,却成为当下一个万众瞩目的黄金赛道。碳中和,这个对于普通人来说陌生的词汇,最近随着两会的召开火热了起来
碳汇行业站上风口,谁将是碳汇的“东方之珠”?
文 | 萧田“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确定,碳汇行业站在了风口。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核心课题之一,全球碳减排进程也在同步提速。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拜登就职第一周便下令重返《巴黎协定》,将发展新能源作为美国的主要抓手
“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了各界代表委员热烈讨论话题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关“碳达峰、碳中和”的内容成为了各界代表委员热烈讨论的话题。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时,更强调了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浅谈扬尘监测与“十四五”政策有何关系?
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城市整体工业化程度、市政设施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根据城乡部统计,截至去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45.68%。城市化大规模发展必定会伴随着扬尘污染,目前正处于“十四五”、“两会
奔向碳中和,建言中国能源转型!
文 | 国际能源网专稿【国际能源网专稿】自2008年,英国成为全球第一个通过立法,明确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的发达国家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陆续承诺,在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
磷酸铁锂电池的回收利用才是终极问题
动力电池回收之路依然走得艰辛背后,但它对于环保以及整个新能源造车生态都是一个必须解决的事。在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由于缺乏镍元素导致三元锂电池供应困难,所有标准续航版特斯拉都将改用磷酸铁锂电池之后,近日,又一家车企“加入”磷酸铁锂电池的阵营
绿色基建发展的核心,正在向低碳化转变
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从“污染防治”到“碳达峰、碳中和”,低碳政策一直都高度契合我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长远目标。绿色低碳是新基建发展之路“新基建”概念最早在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
低碳高压之下,电解铝该走向何方?
作者:文雨 在近一期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宣布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这一目标,自然要对高排放行业进行整治和约束,电解铝就是其中之一。 2020年,中国电解铝行业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约为4.26亿吨,约占全社会二氧化碳净排放总量的5%
“十四五”政策促进下,燃料油的低硫化之路
燃料油作为成品油的一种,其特点是粘度大,含非烃化合物、胶质、沥青质多。作为调合产品,它的品质受原油品种、加工工艺、加工深度等众多因素影响,在电力行业、钢铁行业、建材行业、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中担任重要角色,更随着“十四五”规划发展的不断走向低硫化
新能源的“明日之星”,正泰的新能源图景
文 | 刘章号当新世纪步入第二个20年时,全球能源市场鼓风正盛,而新能源就是新的风口。在与气候变化的对抗中,除美国之外全球最大的几个经济体2020年都做出了净零排放、碳中和的承诺,而就在2月19日,美国正式重返《巴黎协定》
提前5年实现碳达峰的这些城市有何底气?
近日,上海、江苏、广东等地提出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其中,上海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制定全市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确保在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此前,中国已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
资讯订阅
-
北钻固控钻井废弃物处理系统固控设备安全基础知识
2021-07-21
-
泰国TISI颁布一次性卫生口罩法规草案TIS 2424:2562(2019)
2021-04-19
-
强化传热过程有哪些途径?
2020-12-22
-
天马召开“创新?领先”2020全球供应商大会
2020-12-03
-
无负压供水设备远程监控
2020-08-08
-
MQTT网关快速接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20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