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
-
-
中国交通运输离碳达峰还有多远?
撰文 | 维小尼;编辑 | 郭郭→这是《环球零碳》的第395篇原创在中国100多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中,交通运输行业的排放占总排放量的9%左右,大概10亿吨,是能源生产和工业之后的第三大排放源。虽然占比不高,但脱碳难度还是很大的
-
2022年中国智慧燃气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智慧燃气快速发展
行业主要公司:金卡智能(300349)、航天动力(600343)等本文核心数据: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发展背景1、发展背景:“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燃气行业绿色转型——“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促进天然气行
-
格创东智碳管理系统助力制造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2年4月15日,中国领先的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格创东智,全新发布格创东智碳管理系统GeCMS,该系统依托东智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底层技术支撑,通过碳排放数据采集、管理和优化三联动,为制造业企业和工业园区搭建一站式低碳数智化平台,加速企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驱动下,消费金融如何抓住“绿色”机遇?
易观分析:《数字经济全景白皮书》浓缩了易观分析对于数字经济各行业经验和数据的积累,并结合数字时代企业的实际业务和未来面临的挑战,以及数字技术的创新突破等因素,最终从数字经济发展大势以及各领域案例入手,帮助企业明确在数字化浪潮下的行业定位以及业务发展方向
-
2021高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能源革命”背后的新能源力量
当前,尽早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与行动。“十四五”时期,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我国将大力调整能源结构,规划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绿色电力,我国新能源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中国的碳
-
碳达峰、债达峰和人达峰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危机?
赵建,西泽研究院院长、教授(3300字,阅读时间约4-6分钟)人类社会正面临三重大拐点叠加,即碳、债和人同时“达峰”。大自然对碳排放的容忍能力似乎已到极限,平均气温的升高(极热和极寒),各种极端天气以及各类瘟疫只是几个典型信号
-
工信部拟制定多项数据中心碳达峰标准
9月15日,工信部科技司发布《碳达峰相关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征求意见稿)》,将申请立项的197项碳达峰相关行业标准项目予以公示。此次立项的197项碳达峰标准项目涵盖化工、石化、钢铁、电子、通信等十大行业,其中数据中心相关的标准项目约二十余个,含产品种类规则、评价技术规范、指南、要求等多种类型
-
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时间表将陆续发布
【电缆网讯】8月25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2021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中表示,目前中国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措施路线图和时间表,将陆续发布1+N政策体系顶层设计方案,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为引领,加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
-
中国移动搭建智慧充电服务网络,助力中国碳达峰、碳中和
在国家大力提倡绿色低碳环保的背景下,电动自行车产业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使用电动自行车出行,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广大市民短途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绿色环保社会的进步,同时
-
技术推动产业振兴,京东零售云为碳中和、碳达峰注入科技动能
7月27日,京东入选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 Global Compact)发布的《企业碳中和路径图》,作为全面指导企业实现碳中和的重磅报告,京东的绿色低碳运营成为该报告的优秀实践案例,以自身实际行动推动低碳目标的实现
-
全球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现状:碳排放大国逐步达峰
最近20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雾霾天气等一系列现象表明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化正严重影响着人类未来生存。随着世界各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逐渐重视,碳达峰、碳中和等一系列碳排放规划逐步落地。本文详细介绍了全球碳排放情况以及各主要国家碳达峰情况
-
千亿市场!碳捕捉与封存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前面我们提到国家的“双碳”目标 -- 2030年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对比发达国家,我国在碳中和的道路上挑战将会更大。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在保证自己经济增长迈向发达国家的同时稳步推进碳中和的目标呢?其中除去之前提到的碳交易市场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技术实现至关重要
-
受碳达峰、碳中和影响,煤炭行业收入占比高,美腾科技如何破局?
6月28日晚间,上交所披露关于天津美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美腾科技”)科创板IPO上市申请,本次拟募资5.09亿元。 图片来源:上交所官网 公司是一家以提供工矿业智能装备与系统为主体业务的科技企业,核心产品集聚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
-
碳达峰不是要限制发展:部分地区可率先实现碳中和
“欧洲主要国家约在上世纪90年代就实现了碳达峰,计划2050年实现碳中和,其间约有60年,而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时间,所以掌控这个过程的平稳和安全是一个重大挑战与艰巨任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有全局观念,要有紧迫感
-
-
-
-
“十四五”发展重点:围绕“碳达峰、碳中和”
新能源是我国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智能电网等。“十三五”以来,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不断增长,龙头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随着“3060”目标的提出,新能源
-
-
最新活动更多 >
-
4月1日立即下载>> 【村田汽车】汽车E/E架构革新中,新智能座舱挑战的解决方案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