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仓套现
-
被ESG“硬控”的企业们,一种新的减碳方式正在流行
企业绿色发展的道路很长,数字化、减碳只是这条漫漫长路的一个个节点,落地电子签只是第一步。 原创新熵作者丨赛柯 编辑丨九犁 又到年底了,这个时间段往往是各行业最忙的时候,各大上市公司忙着汇总一年来的工作,忙着做明年的预算报表
-
全球营收最高的公司,完不成减排目标了
近日,全球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宣布,其可能无法实现到2025年将运营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15年基础上减少35%,以及到2030年减少65%的目标。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对其未来环保战略和承诺的质疑
-
-
-
-
-
-
日本核废水排海一个月,周边国家抗议只增未减?
作者|BT财经日本政府已经将核废水排海一个月,一个月以来,对日本周边国家经济、民生、渔业的担忧正在变为现实。2011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与海啸破坏福岛第一核电站以来,其厂房内已积累134万吨核污染水,
-
-
埃克森美孚49亿元重注碳减排
埃克森美孚的减排战略还是围绕着自己的传统业务在进行。 撰文|魏然 出品|零碳知识局 周四,埃克森美孚宣布斥资49亿美元收购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的登伯里(Denbury)公司。该公司主业为碳排放解决方案,包含CCS技术并持有一部分二氧化碳管道资产
-
-
CCER重启在即,固废领域什么类型项目可以申请减排量?
来源:《CE碳科技》微信公众号作者:中城环境 史波芬、徐一雯、张曼、张治洲中城环境零碳研究院团队:由史波芬、徐一雯、张曼、张治洲等一批具有丰富固废资源化利用项目经验的人员组成。团队先后完成了海南博鳌零
-
-
-
-
数据中心产业3年内减碳逾6000万吨?巨头争相发力液冷技术
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离不开高质量绿色低碳信息基础设施的有力支撑。作为数字经济时代高速增长的用能大户,数据中心的绿色发展也被摆在日益重要的位置。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消息
数据中心 2022-10-26 -
“股神”逆流加仓,旧能源有新故事?
中短期在“黑天鹅”事件频发的当下,能撑起“牌面”的还得是旧能源。坚定价值投资,持股14年的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8月底到9月初首次减持了比亚迪(01211.HK),“股神”举动也引起了比亚迪
-
双碳战略下,水环境如何实现碳减排?
水系统是经济社会的重要资源基础和生命支撑系统。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对区域水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不仅使各类水利设施和供排水管网难以满足用水需求,还导致水系统能耗和碳排放呈不断增长态势。在“双碳”目标约束下,如何在确保水安全的同时,提升水系统效率、推动水能协同优化与碳减排,是当前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
全球大公司掀起内部碳定价风潮:如何实现减排与增收双赢
撰文 | Sueyl;编辑 | 郭郭→这是《环球零碳》的第306篇原创给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定价,是鼓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有效的政策杠杆之一。从经济角度来看,这个工具为家庭和公司提供了直接的激励措施,让他们考虑碳排放的环境成本
-
《总编时刻》|对话施耐德电气尹正:以数字化和创新推动产业全生命周期减碳
中国已经宣布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数十年发展的主基调,中国将在能源和产业结构等方面迎来系统性的变革,并实现能源安全水平的提升,为绿色能源发展和新商业模式带来机遇
施耐德电气 2022-05-25 -
石油巨头入场碳捕获:追逐市场和政策红利,减碳目标达成存疑
碳捕获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项目成果不及预期。本文为元气资本第163篇原创文章分析师)李圣蓉微信公众号)yuanqicapital核心内容1、市场机遇、税收激励和“负碳”形象的可能性,吸引了石油巨头入局
-
建立可行的减碳路径,重视技术创新作用
摘要:对于中国而言,无论是世界最大的减碳任务量,或是当前仍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的现实情况,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应用和推广科研成果,并在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全社会的低碳转型
减碳 2022-03-29 -
国内首份AI助力“双碳”研究报告由百度等发布,至2060年AI助力碳减排超350亿吨
编辑/ 温之周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闲置交易碳减排案例 | 转转:28小时、430万公斤,绿色消费兴起
12月2日报道430万公斤,有多重?从食材看,相当于4万头成年出栏猪的重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计算后可以发现,如果是430万公斤猪肉足够一个四口之家吃2.6万年;如果是鸡蛋呢?2020年我国人均年消费鸡蛋296枚,430万公斤鸡蛋能让一个四口之家吃上7.2万年
-
科技驱动碳减排,以腾讯为代表的企业提供新思路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实施方案和《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已编制完成。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在刚刚过去的10月,国家发改委共审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个,总投资150亿元,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行业
腾讯 2021-11-25 -
推进林草碳汇交易 探索建立林草碳汇减排交易平台
前言: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探索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林草碳汇交易,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鼓励充分利用林草碳汇实施碳排放权抵消机制。近日,有关部门印发了《“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8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有关情况
-
谨防运动式“减碳”,商业建筑碳中和需遵循切实可行的科学路径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自年初开始,“碳中和”、“双碳”就成为二级市场热词,企业但凡沾边“碳中和”相关概念,股价就会一路高升
-
全球碳排放总量与结构分析,全球减排仅一国增长
最近20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雾霾天气等一系列现象表明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化正严重影响着人类未来生存。随着世界各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逐渐重视,碳达峰、碳中和等一系列碳排放规划逐步落地。本文详细介绍了全球碳排放情况以及各主要国家排放情况
-
电动汽车是减排避不开的路径,那么究竟会减多少?
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真相不像人们想的那么简单文/智物不久前,《华尔街日报》用一篇长长的图文,试图去准确解释一个人所共知的常识:电动汽车真的环保吗?这是一个被讨论多时的话题:电动汽车本身确实不使用燃油电力,但是,电动汽车的电力还是来自于火电
-
NEC加入RE100 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上调至1.5℃水平
2017年,NEC公布了“面向2050年的气候变化对应方针”(注1),即公司业务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50年前实现实质上为零的目标。此次,为了进一步加快采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NEC将其到2030年度为止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从2017年度的基准减排33%上调至55%
温室气体 2021-06-16 -
院士建议北京逐步禁售燃油车:以达到碳减排的目的
据媒体报道,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当天,“碳达峰碳中和北京行动高端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欧阳明高建议北京研究出台禁售燃油车政策,逐步将汽车指标全部改为新能源车指标,以促进碳减排
-
-
减排的中国优势和新能源的投资机会,会催生中国大牛股吗?
文 | 郑作时由中央政府代表中国向世界做出的碳达峰和碳中和承诺,几乎是必然地加速国内多个行业向绿色环保方面的进化,同时也会引发这些行业总体上相当大的变化。正是因此,碳达峰和碳中和一度成为国内资本市场高度关注的概念
-
京东发布首份ESG报告及减碳宣言,数智化社会供应链持续创造价值
投资界4月21日消息,京东集团正式发布了首份ESG报告——《2020年京东集团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简称报告),首次对环境、社会以及治理(ESG,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
碳核算减排或成工业未来发展“晴雨表”
国家碳排放核算是准确掌握我国碳排放变化趋势、有效开展各项碳减排工作、促进经济绿色转型的基本前提,是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重要支撑,未来或将成为工业经济的“晴雨表”。碳核算概念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
-
关于加强自行车出行体系建设,促进交通碳减排的建议
2021年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建议摘登关于加强自行车出行体系建设,促进交通碳减排的建议一、自行车出行体系建设有助交通碳减排,建设韧性城市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使得“韧性城市”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
碳中和有望成全国两会热点,碳捕捉技术站上减碳“风口”
1、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从规划、设计、投资、建设、生产、流通、生活、消费等多个方面提出建议,要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以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
发展脱碳减排经济,已成为未来重要规划
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更有油价低位运行带来的冲击,使得世界经济遭受百年未遇的重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行业复苏缓慢、全球供应链面临中断,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这些因素,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能源安全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可再生能源 2020-10-19 -
欧盟减排技术路线对中国2060碳中和的挑战与启示
本期内容速览:国内外碳排放背景欧盟钢铁生产路线欧盟钢铁行业资源利用效率欧盟减排技术路线钢铁行业未来能源需求影响因素对中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启示*文中所提欧盟28国均基于英国尚未脱欧的时期。*本文内
最新活动更多 >
-
4月1日立即下载>> 【村田汽车】汽车E/E架构革新中,新智能座舱挑战的解决方案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