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愁云笼罩的上半年,唯有环境监测春光灿烂
几家欢喜几家愁,纵观上半年的环保产业,环境监测成了唯一的亮点。据统计,上半年,环境检测领域产业营收同比增长20%以上,净利润同比增长也接近20%。
环境企业50强出炉,国企称霸的环保产业究竟有多强?
从数据来看,50强中有7家企业营收过百亿,分别为葛洲坝、三聚环保(224.78亿元)、北控水务(169.74亿元)、光大国际(160.55亿元)、东方园林(152.26亿元)、碧水源(137.67亿元)、格林美(107.52亿元)。其中,碧水源、格林美首次营收破百亿。
关于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对铜冶炼的影响
2+26城市以及山西省将于今年10月1日执行;江苏将于2019年8月1日执;宁夏于2019年10月1日执行;湖北黄石则于2020年1月1日实施。
一周生态热点:水源地“督查风暴”再启,欧洲太阳能市场“归来”
业内普遍认为,过去“MIP”限制了中国本土产能的竞争力,随自由贸易实现,中国本土光伏产能出口欧洲规模将增长。
为绿色星球种一棵树,聚义蚂蚁森林的商业面孔们
在全国范围内,饿了么与蚂蚁森林的场景,在近期全面打通。支付宝用户在饿了么购买外卖,如果选择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即可获得蚂蚁森林的绿色能量。
【聚焦】“电动汽车污染论”怎么破?
全球电动汽车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但是由于中国的煤发电占比很高,很多人仍然坚持,电动汽车其实并非零排放,而同样会污染环境,甚至比燃油车还污染。
一道光就能淡化海水,原来我与淡水之间就差这道光!
当然今天小砖头要和各位砖友们讨论的不是我们的太阳能,而是我们的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这一技术由于不消耗常规能源、无污染、所得淡水纯度高等优点而逐渐受到人们重视。
遭遇投资黑天鹅,菲达环保付出了多大代价?
好在,经历一系列黑天鹅后,上半年公司勉强扭亏。上半年实现营收18.73亿元,同比上涨3.1%。但在财务费用猛增的影响下,营业成本也随之扩大,达到18.74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下降88.98%,仅为340万元,同比下降了88.98%。
失血的永清环保与“土豪式”并购
2018年上半年,永清环保土壤修复业务大幅增长,实现营业收入约1.34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25.22%,已成为其收入占比最高的核心业务。
菲律宾环保再出端倪 市场毫无波澜
近日,印尼和菲律宾两国状况不断。一方面,菲律宾环境能源部近期发布了两则镍矿环保政策:一是开采新的区域需要提前一年上报并且合规才能够开采,二是根据各矿山的采矿能力规定其采矿面积,超出其采矿面积的区域需要恢复植被。
一周热点:株洲涉水质监测数据造假 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进三审
截至目前,国家地表水监测权上收中关键性的一环——建设国家自动监测站并交由第三方运维这项工作已经完成。
冬季散煤采暖污染治理,禁煤不是唯一出路
在可以见到的未来,燃煤采暖还是会退出历史舞台的。不过取代燃煤采暖的主要能源,不是其它能源,而是建筑节能,减少使用的能源才是最绿的能源。
环保公司加码占据制高点 谁将“雄霸”黑臭水体治理市场?
近年来随着黑臭水治理建设的加速推进,目前黑臭水污染治理已成为水务公司“必争之地”。2018年随着资本加持以及多元博弈,黑臭水体治理投资市场魅力如何?治理技术研发创新方面又有怎样的趋势?
墨西哥新管线投产后美国天然气管道出口增加
随着跨境管道输送能力的扩张,美国输往墨西哥的管道气出口量不断增加。在2017年这部分管道气的出口量日均42亿立方英尺,并在2018年的前五月达到了44亿立方英尺/日。
【政策解读】“长牙”的环保政策有多厉害? 企业该如何应对?
李俊认为,首先要对环保正确认识,环保重任是责无旁贷的,在绿色升级面前,这是大势所趋,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能源技术创新05:太阳能蒸汽锅炉及余热制冷产品技术
中国北方地区清洁供暖以及各省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使原来的燃煤工业供热项目面临替代的压力,而天然气工业供热又面临价格高昂的缺点,何况天然气的氮氧化物排放和碳排放也不好解决,面向零碳的未来能源体系,工业领域的太阳能热利用受到广泛期待。
科融环境“踩雷”凯迪生态,一张商票成就一对难兄难弟
8月24日,科融环境发布半年度报告中显示,公司半年度营业收入2.42亿元,同比减少29.32%,上半年亏损3919万元,净利润同比下降254.85%。
资讯订阅
-
北钻固控钻井废弃物处理系统固控设备安全基础知识
2021-07-21
-
泰国TISI颁布一次性卫生口罩法规草案TIS 2424:2562(2019)
2021-04-19
-
强化传热过程有哪些途径?
2020-12-22
-
天马召开“创新?领先”2020全球供应商大会
2020-12-03
-
无负压供水设备远程监控
2020-08-08
-
MQTT网关快速接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20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