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活
-
绿醇消纳情报:全球300艘绿色甲醇船,分属哪些船东,每家绿醇年需求是多少?
在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背景下,甲醇因其独特的优势,正逐渐成为未来船用燃料的优选方案。根据克拉克森数据(Clarksons)统计,截至2025年2月全球已投入运营的甲醇燃料船舶50艘次,载重吨约304万吨;新船订单数量250艘次,载重吨约2277万吨
-
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推动中国绿证纳入碳足迹核算,破局绿色贸易壁垒
近年来,在政策的有力引导下,我国绿证市场呈现出市场交易需求旺盛、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但由于我国绿证无法获得国际市场认可,直接导致中国企业减碳成本增加,使得出口型企业面对绿色贸易壁垒时陷入被动,大大削弱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
中国省级绿色电力行业市场建设:现状与展望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国正加速推进省级绿色电力市场的建设,以应对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接入的需求。截至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由2014年的22.26%提升至30.24%
-
【聚焦】中国叔丁胺市场集中度高 行业亟待绿色升级
随着国内外对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致癌性促进剂逐渐被禁用,叔丁胺作为替代品的市场需求持续上升。 叔丁胺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化学式为C4H11N,具备易燃性和一定的刺激性及腐蚀性。叔丁胺具有独特的抗焦烧性、快速硫化速度等特点,使其成为多种精细化学品的关键原料
-
【洞察】纺织工业绿色环保化发展成为趋势 环保化纤油剂行业受到政策支持
化纤油剂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避免纤维摩擦产生静电积聚,具有顺滑性,能够使纤维不因摩擦而受损,能够使纤维集束,提高抱合性。 环保化纤油剂,是保留传统化纤油剂功能的同时,具有环境友好特点的新型产品。现
-
-
-
-
-
-
-
-
-
-
三中全会有关绿色低碳的20个新提法(附点评)
2024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文发布。这是一部新时代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有许多新的重大提法。 其中涉及到绿色低碳产业内容,香橙会研究院整理如下
-
-
-
-
项目案例丨东莞市海心沙资源综合利用中心绿色工业服务项目
来源丨《CE碳科技》微信公众号作者丨中城环境 缪巍、夏宇、陈运启、王松涛、王彬彬一、基本情况东莞市海心沙资源综合利用中心绿色工业服务项目(图1)位于东莞市西北部麻涌镇大步村海心沙岛,主要承担着东莞市及周边地区危险废物的处置任务
-
生活垃圾填埋堆体开挖、筛分异味控制措施研究
来源:《CE碳科技》微信公众号 作者:中城环境 范晓平、董学光、陈晓伟、封科、孙廉杰、刘京 中城环境第二事业部固废填埋团队:由范晓平、董学光、康哲、邢丽娜、杨思成、封科、陈晓伟、孙廉杰、刘京等一批环保固废领域优秀人才组成
-
工信部试点推行“企业绿码”,企业绿色化发展水平更直观
撰文|大蔚 编辑|凯旋 1月5日,工信部网站发布通知,面向绿色工厂试点推行“企业绿码”,进一步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加强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和动态管理,引导绿色工厂持续对标提升,引领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
-
我国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
来源:《CE碳科技》 作者:郭含文、徐海云、聂小琴、童琳、马占云、刘建国、李旭、白彬杰、舒天楚、姚远、马星宇 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且已在全球范围内造成规模空前的影响
-
-
工信部发布建材产业脱碳路线图,绿色建材年均增长15%以上
撰文|大蔚编辑|凯旋11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绿色建材全年营业收入超过2600亿元,2023-2025年年均增长15%以上
-
“双碳”战略下,我国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解析
声明:本文为火石创造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网站、公众号等转载需经授权引言在“碳政治”来临的时代背景下,气候外交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各国政治博弈的重要途径,我国积极谋取在气候问题上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展开中国特色的气候外交
-
欧洲议会正式通过碳关税,倒逼中国企业绿色转型
撰文|大蔚 编辑|凯旋 4月18日,欧洲议会批准了“Fit for 55”2030一揽子气候计划中数项关键立法,包括改革碳排放交易体系(ETS)、修正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相关规则以及设立社会气候基金
-
-
-
信创上市公司绿色技术专利创新榜单
来源 | 零壹财经 作者 | 严井池 自2020年信创产业大规模推广以来,我国信创生态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数据中心和服务器能耗过大等问题,对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
产业高质量发展:绿色产业体系强势崛起
声明:本文为火石创造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网站、公众号等转载需经授权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
-
-
-
-
-
-
最新活动更多 >
-
4月1日立即下载>> 【村田汽车】汽车E/E架构革新中,新智能座舱挑战的解决方案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