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检方严查危害生态环境背后职务犯罪
从昨天上午召开的广州市检察院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例会上获悉,2013年以来,广东省检察机关开展了为期两年的专项行动,重点查办环境领域的贪腐渎职官员。按照统一部署,广州市检察机关广泛开展宣传,发动群众举报,深入排查案件线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共立案查办此类案件195件209人,分占同期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总数的14.4%和13.4%,在全省检察机关开展该专项工作中总体排名第一。其中,立案侦查涉及危害生态环境贪污贿赂犯罪案件84件87人,占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立案总数的7.9% 和7.1%,立案侦查涉及危害生态环境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11件122人,占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总数的38.1%和35.6%;立案侦查县处级以上干部32人,占该专项工作案件立案总人数的15.3%;侦查终结187件199人,目前均已移送审查起诉。
八成案件来自四大领域
广州市检察院新闻发言人李学东通报,从广州市检察机关查危害生态环境背后的职务犯罪的分布来看,比较突出的有四个领域,一是土地矿产领域,此领域共查办52件54人,二是环保环卫领域,此领域共查办39件45人;三是农业林业领域,此领域共查办37件38人;四是工程建设领域,此领域查办共31件34人。这四个领域查办的案件数量占到案件总数的八成以上。
一线执法人员犯罪多危害后果严重
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广州地区危害生态环境背后的职务犯罪犯罪主体多为基层一线行政执法人员。在立查的209名犯罪嫌疑人中,行政执法人员占131名。而具体实施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及基层一线站、所、队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共102名,占立查行政执法工作人员总数的77.8%。
犯罪严重危害生态环境,特别是对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大气环境等生态环境危害后果严重。例如从化市林业局太平林业站3名工作人员对盗伐林木、非法占地的行为不予制止和查处,造成300余平方米林地被非法占用和200余立方米蓄林被滥伐;交警和环境监测中心站13名工作人员在联合开展机动车尾气路检执法工作中,与社会人员杨某某相互勾结,对近6000台机动车辆检测出尾气超标后,违规要求涉案车主到杨某某指定的修理厂进行假“检修”,不作实质性维保即予“达标”放行,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广州市污水治理公司2名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对截污工程疏于监管,导致污水流入南湖,对南湖的水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等。
窝案串案占7成渎职受贿犯罪交织
在该市立案侦查的195件209人中,窝案串案约占7成。如查办了“建业大厦重大火灾事故”背后所涉职务犯罪系列案8件9人,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和交警系统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系列案7件13人,花都区属相关镇国土所、规划办、农技推广站等单位有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系列案11件11人,从化市林业系统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系列案6件6人等一批窝案串案。
办案人员发现,负有环境监管责任的官员对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渎职塞责,往往隐藏着利益动因。被查处的犯罪分子大多涉嫌数个罪名,既有贪污受贿,又有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渎职犯罪从单纯性的过失型犯罪向受利益驱动而故意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职责转变。据统计,此类案件约占查办涉及危害生态环境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8成。
同防共治堵住制度漏洞
针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广州市检察院通过检察建议等形式向发案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反映,督促整改完善,不断修缮制度笼子。如针对在办案中发现的机动车辆尾气检测执法人员与社会人员内外勾结,滥权谋取非法利益的情况,该院不仅对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发出有针对性的检察建议,并将我市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执法中存在的漏洞和相关对策建议向市委、市政府反映,制度漏洞被及时堵住。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