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汽车仍未迎来春天 谁来为混合动力市场破局?
有了政策再研发,部分企业的“定力”令人刮目
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问题的解决其实很简单。只要政府率先破局,企业很快就会推出相应的混合动力产品,于是问题迎刃而解。然而,实际情况似乎并非如此。
据董扬称,实际上,今年年初,科技部部长万钢和工信部部长苗圩呼吁汽车业将“启停系统”作为标配,而在中汽协的调研中发现,只有两家企业实现该系统的量产,且仍存在很多由于技术不成熟而导致的问题。另一位参加混合动力论坛的政府有关部门代表更透露,事实上国家曾计划将启停系统纳入政策补贴范围,但多家国内自主品牌企业认为时机不成熟,从而最终导致该补贴计划不了了之。
早在10年前,国内众多自主品牌企业就已向科技部上报了包含弱混、中混、强混在内的一系列研发项目,但如今连一个启停技术都无法攻克?如果上述权威人士的表态是事实,那么政府在等待的,并非产品层面,而是企业从研发开始的最基本准备,这实在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谁能真正打破政府与企业相互等待的“闭环”并非只有补贴才能成为企业动力,市场和法规同样可以
至此,关心混合动力补贴政策的人们,似乎可以“洗洗睡了”。按目前的事态发展速度,要打破这种相互等待的“闭环”,也许没有十年八年是不可能的。而且,正如董扬在其博客中所说的:照现在情况看,恐怕永远也不会出现中国品牌汽车企业在技术上领先的时机。因此,对于混合动力的扶持政策也许永远不会出台,而大多数自主品牌企业也永远没有真正动手研发的决心和动力。
那么,对于混合动力在华的未来,我们该绝望了么?笔者认为也未必如此,因为并非只有补贴才能成为动力,市场和标准同样可以。
汽车业未来面临的外部压力,也迫使政府和企业作出调整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