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能否脱下新能源汽车伪装的外衣呢?
“龙头”并无优势比亚迪与新能源汽车关系不大
净利润增长25倍,比亚迪终于实现了“华丽的转身”。但在这份看似靓丽的半年报中,却并未见到新能源汽车对于业绩的贡献。
上半年比亚迪的汽车销量约为25万台,而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1至4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仅售出900余辆,这与汽车业务总体销售情况相比,可谓九牛一毛。因此从产品结构中看,对业绩贡献最大的还是传统燃料动力汽车。
在刚刚踏入汽车行业之初,比亚迪就为自己加上了新能源汽车的名片,2003年便已经开始投入研发,但时隔10余年,这个“谎言”早也应该被拆穿了。自2010年起,比亚迪旗下最具代表性的e6纯电动轿车就在各大汽车展上频频亮相,但累计销售量也不过2637台。
2011年6月,比亚迪主打新能源汽车概念高调回归A股,而时至今日,却很难令投资者相信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某种联系。
虽然新能源汽车整体上还处在发展的初期,但这并不意味着比亚迪销售的不利可以被相信它故事的人所原谅。据4月份上海车展间的报告显示,奇瑞共计销量为5395辆,是比亚迪的1.6倍,而排名第三的江淮汽车与其差距也并不大。。
由此可见,这个一贯被标榜成新能汽车龙头的比亚迪,在行业中却并没有明显的优势,那么这件“美丽”的外衣又是如何被穿上的呢?
假龙头套牢真股神
这个问题恐怕还要从巴菲特入股开始说起。2008年巴菲特以每股港币8元的价格认购2.25亿股比亚迪的股份,约占总股本的10%,交易总金额高达18亿港元。
恰逢金融危机的光景,股神重金入股比亚迪立刻引起了市场的一片哗然。投资者也当然不会放弃这次与巴菲特“亲密接触”的机会,在一年的时间内,比亚迪在港股市场上暴涨10倍,2009年该股最高冲至88.4港元,同时股神账面也浮赢了180亿港元。
巴菲特之所以看中比亚迪的理由正是源于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的“发展前景”。在双方签署投资协议后,比亚迪方面就表示,公司将加快在北美市场的推广速度,并计划在2010年前在北美市场展开渠道和网络建设,纯电动轿车E6将同时登陆美国市场,双模电动轿车F6DM也将于2011年出口至美国市场。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