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恶化趋势仍未根本遏制

2013-02-02 08:53
络遇
关注

  环保部日前发布《全国生态保护“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称“十一五”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综合治理措施,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生态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整体恶化态势趋缓,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呈现改善的势头,但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遏制。

  《规划》中称,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将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十一五”以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综合治理措施,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生态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恶化态势趋缓,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呈现改善的势头,但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遏制。

  《规划》表示,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部分区域重要生态功能不断退化。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年均土壤侵蚀量高达45亿吨。2009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2.4万平方公里。全国约90%的天然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

  二是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一些地方传统和稀有品种资源丧失。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威胁我国的自然生态系统,初步查明我国有外来入侵物种500种左右,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200亿元。

  三是生态保护监管能力薄弱。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尚需完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不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机制还需建立健全,区域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的矛盾仍较为突出。另外,生态保护能力建设滞后,生态保护投入严重不足,生态补偿机制尚需完善。

  四是一些地方的生态示范建设认识不足,创建工作对各领域的协调发展统筹不够,部分地区生态保护的意识和认识亟需提高,生态建设示范区管理尚需进一步完善。

  为此,《规划》确立到2015年,要使生态环境监管水平明显提高,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得到遏制,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监管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示范建设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取得成效,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