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好转:“人定胜天”

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官方微博消息,在今日上午召开的环保部2018年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表示,近5年京津冀、长三角地区PM2.5年均浓度降幅明显,这其中有气象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人努力”贡献占80%以上,“天帮忙”贡献占20%以下。

有记者问:《大气十条》实施以来,我国环境空气质量逐步改善,其中京津冀及周边等重点地区改善幅度大、效果明显,但我也听到一些声音,认为是因为气候条件比较好,风比较大。您认为成效的取得有几分靠天、几分靠人?

贺克斌回应称,针对空气质量改善,网上经常有一个说法叫人努力、天帮忙,用它来简单概括改善的原因。这个说法在研究大气污染原因的时候,也经常提到,内因是排放,外因是气象。

贺克斌介绍说,2016年初,按照国务院要求,中国工程院组织了50多位院士专家,针对《大气十条》实施头三年的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当时对《大气十条》实施的结果做了一个预判,到2017年底全国和重点地区完成《大气十条》的空气质量改善的颗粒物浓度降低目标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存在两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第一个是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降到60微克/立方米左右,难度很大,必须要下决心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全面推进区域联防联控;第二个问题,是冬季的重污染天气非常突出,必须下大力气来降低采暖期的重污染峰值。

“提出这两个问题以后,也提出了包括散煤治理在内的十条政策和措施方面的建议。”贺克斌表示,针对评估结果和建议,环保部当时会同了相关部委和省市,加紧研究相关措施。

贺克斌介绍说,2016年年底和2017年年初,在经历了一个跨年的长时间重污染过程之后,迅速推出了两个工作方案,第一个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第二个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在这两个方案的起草过程中,组织了专家对方案实施效果预评估。

当时预评估的结果表明,如果我们假定2017年的气象条件与2016年的情况基本相当,那么全面落实两个方案之后,北京市的PM2.5的浓度可以由2016年的73微克/立方米降到62-65微克/立方米,平均到63微克/立方米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气象条件一样的话,2017年通过这两个方案的实施可以基本实现《大气十条》。

贺克斌表示,实际上北京市2017年PM2.5的年均浓度降到58微克/立方米,从73微克/立方米降到63微克/立方米是减排措施的结果,而从63微克/立方米进一步下降到58微克/立方米,超过了当初预判结果,主要原因是2017年的气象条件跟2016年相比更加有力做出的贡献。

“就北京市而言,2017年的PM2.5下降,整个下降了15微克/立方米,这里面,人努力大约占了70%,而天帮忙的贡献大约占了30%。”贺克斌说。

贺克斌同时分析称,如果按照最近几十年的长周期来分析的话,在京津冀、长三角区域气象条件是比较差的时期。跟2013年相比,2014年、2015年的气象条件是较差的,而2017年略有转好。

通过模型做这样的分析,相对于2013年,2017年因为气象条件略有转好,可以导致PM2.5在京津冀下降5%,在长三角下降7%。

“监测数据表明,这五年京津冀下降了39.6%,而长三角下降了34.3%。按照这两个数据来看的话,这两个重点区域在最近五年降幅当中,人努力占了80%以上,而天帮忙在20%以下。”贺克斌表示。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环保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