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环保部发布《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
导读: 为应对近年来在我国多地接连出现的以颗粒物(PM10和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灰霾天气,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科技支撑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环境保护部于今年年初紧急启动实施《清洁空气研究计划》。
为应对近年来在我国多地接连出现的以颗粒物(PM10和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灰霾天气,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科技支撑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环境保护部于今年年初紧急启动实施《清洁空气研究计划》。
通过将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凝练,环境保护部日前发布了《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技术指南》),以强化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作为《清洁空气研究计划》首批代表性的科研成果,这一指南的发布意味着科技对当前灰霾防治工作产生了重要的、直接的技术支撑作用。
日前,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负责人就如何理解、贯彻这个文件,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要制定这项《技术指南》?
答: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多个地区接连出现以颗粒物(PM10和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灰霾天气,大气颗粒物已成为长期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由于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量大幅攀升,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城市建设施工量巨大,大气氧化性不断增强,使得我国环境空气颗粒物来源越来越复杂,颗粒物污染防治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工作是识别大气颗粒物来源、有效开展颗粒物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近30年来,我国不少城市相继开展了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在环境管理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技术工作,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由于各地采用的技术方法不统一,缺乏一致的技术要求和科学规范,造成颗粒物解析结果可比性较差,既难以实施城市间的横向比较,又不能为分析同一地区颗粒物来源的演变特征提供充分依据。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对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利用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启动实施了《清洁空气研究计划》,部署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同时批准建设了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等重点实验室。基于对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大量研究成果的总结凝练,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编制了《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明确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的指导原则、技术方法和结果应用,用来指导各地在科学的标准和规范下开展源解析工作,取得可靠可比的源解析结果,为颗粒物污染防控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撑。
- 环保部:去年PM2.5浓度同比下降6.5% 2018-01-19
- 环保部:2017年PM2.5和PM10实现双降 2018-01-19
- 环保部:去年全国PM2.5浓度同比降6.5% 2018-01-18
- 环保部通报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情况 32家企业被查 2018-01-11
- 环保部五项污染物新标出台:废气颗粒物将削减51% 2016-08-30
图片新闻
- 5月21日 OFweek 2018(第二届)中国动力锂电池技术及应用研讨会 立即报名>>
- 5月26日 OFweek2018分布式光伏发展论坛 立即报名>>
- 8.9-8.11 OFweek2018中国(广州)锂电技术与应用展览会 预登记>>
- 9月6日 OFweek 2018中国锂电产品及应用在线展会 立即报名>>
- 精彩回顾 欧司朗光电半导体创新高峰论坛暨展示会杭州站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欧司朗与安富利LED室内外照明解决方案研讨会中山站 查看回顾
- 节能环保
- 猎头职位
- 视觉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技术研发总监广东省/深圳市
- 高级电气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封装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光模块结构工程师(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模块光学工程师 (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器件物理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总监(光器件)北京市/海淀区
- 电路设计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 结构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我来说两句
请输入评论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