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我国为何未能大规模开发页岩气?

2013-08-08 03:46
来源: OFweek节能网

  “黄金时代”、“革命到来”、“引领浪潮”,当中国页岩气发展不断被扣高帽,在报道中呈现一片欣欣向荣景象的时候,更多的声音道出了页岩气发展道路中投资风险大、核心技术缺乏和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长远问题。

  从第二轮页岩气中标企业勘探进度来看,大火快炒的媒体追捧和行业发展方式并不适合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的能源新秀,页岩气发展要务实看待。

  页岩气可开发量未明确但成本高产量小

  中国页岩气开发勘探程度低、区块资源情况不清、面临开发成本高、产量小且不稳定扶持政策不够等投资风险,这从中石化、中石油这两大先行者的身上可窥一斑。

  调研显示,截至2012年4月底,我国共计完钻63口页岩气(油)井,其中石油企业61口,国土资源部2口,有30口页岩气井获得工业气流,但产量很低。以中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在重庆涪陵焦石坝试验区为例,当初规划打井24口,预计页岩气年产量达到3亿方,但目前仅完钻一口井,而且生产井从年初开始产气到今年4月底,产量已经从20万方/天衰减到了6万方/天。

  “井深3600米,每米费用1.8万元左右,投入7000万元,由于没有精勘、储量不清,也无法测算能否实现连续产气,能否收回成本或盈利还很难说。”参与调研人士称。

  据他介绍,美国的页岩气埋藏深度仅为1000米左右,储层厚度达数百米,单井钻井成本不足两千万,完钻时间仅需一周左右,经估算,页岩气开采成本是1元至1.27元/立方米。但中国四川、重庆等地的页岩气埋藏深度普遍在2600米至3000米,储层厚度仅几十米,单井钻井、裂牙成本接近亿元,而且钻井平台整体水平明显落后美国等发达国家,智能化和系统化水平低,打一口井需3个月左右,综合下来中国开采成本大约是美国的4至5倍,即5元至6.3元每立方米。

  此外,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页岩气运输管道,页岩气只能通过现有的天然气管道和公路进行运输,加之天然气管道在页岩气分布地区非常有限,且缺乏分支官网,页岩气无法接入管道,只能通过公路运输,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四川长宁和重庆涪陵焦石坝页岩气生产井每天生产页岩气5万至6万方,只能通过压缩,使用压缩天然气运输车进行运输,增加了成本。

  上述参与调研人士指出,如没有国家扶持,前期投入巨大,企业基本属于亏本经营。因此,目前参与页岩气实验区勘探开采的基本上仅是中央油企。虽然现在国家出台了补贴标准为0.4元/立方米的扶持政策,但页岩气开发企业能否收回成本或实现盈利心里没底,开发的积极性普遍受到影响。

  国家能源局和国土资源部也颇有防微杜渐、抑制过快发展之意,开始严格规范页岩气市场,分别同意成立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严查页岩气中标企业“圈而不探”等行为,继而开展标准体系的建立、技术标准的制定等工作。此举之下,投资者不仅可以密切关注标准制定的进展,随着标准不断建立,相关技术服务商、设备提供商和钻采技术领先的油服类企业将从中受益。

  在国家标准和市场监管机制的约束下,我国页岩气发展才能进入轨道,发展才能有据可循不断提速。

1  2  3  4  5  6  7  下一页>